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功的意思、高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功的解釋

(1).政績優異。《後漢書·黃琬傳》:“舊制,光祿舉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異者為茂才四行。”

(2).道教法師的專名。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高座居中,在道士中被認為道功最高,故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北城居民相約糾衆在於 張道者 庵内啟建黃籙大醮一壇,禮請 任道元 為高功主持壇事。”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降真香》:“道家者流,為人典行醮事,曰高功。” 餘嘉錫 《論學雜著·讀已見書齋隨筆·高功》:“舊時以道士之主齋醮者為高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功(gāo gōng)是道教齋醮科儀中的核心職稱,特指法事中地位最高、主掌儀式的法師。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與詞源


二、曆史與宗教職能演變

  1. 形成于南北朝:

    道教齋醮制度規範化過程中,“高功”作為三法師(高功、都講、監齋)之首,确立于靈寶派科儀。唐代《太上黃箓齋儀》明确其職責為“總領法事,宣科說戒”。

  2. 宋元定制:

    全真派《全真清規》規定,高功需經十年以上修煉,通曉《玉皇經》《度人經》等核心經典,并掌握步罡踏鬥、掐訣念咒等秘傳技法。

  3. 現代職能:

    主持開壇、請聖、化表等關鍵環節,代表人與神明溝通,如當代《道教儀範》載:“高功如儀行法,代天宣化,濟度幽冥。”


三、權威典籍中的特征描述


參考文獻

  1. 《道藏》(文物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
  2. 《中華道教大辭典》(胡孚琛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 《道教儀範》(中國道教協會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4. 《全真清規》(元代《道藏》本)
  5.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敦煌寫本P.2337號)

(注:古籍原文可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等學術平台核查,現代著作需查閱出版社官方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高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個核心含義,分别源于曆史文獻和道教文化:

一、曆史/政治含義

指政績優異或功績顯著。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後漢書·黃琬傳》,描述官員選拔時以“高功久次才德尤異者”為标準,強調長期積累的卓越政績和才能。

二、道教文化含義

作為道教法師的專稱,特指在宗教儀式中擔任核心角色的高階道士:

  1. 地位與職責:高功需精通經典科儀,主持齋醮法事(如《初刻拍案驚奇》中描述),并負責“上表迎駕”等核心儀式流程。
  2. 選拔标準:需具備深厚道法修為,通常與“都講”“監齋”并稱“三法師”,是壇場儀式的核心執事者。
  3. 曆史淵源:此稱源自古代對“學問淵博、功力深厚者”的尊稱,後演變為道教專有職位。

三、其他延伸用法(需注意語境)

少數現代語境中,“高功”可能被引申為形容技藝高超或成就突出,例如武術修煉或學術領域(如、8提及),但此用法非傳統主流,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道教儀式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初刻拍案驚奇》等文獻,或查閱道教科儀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鹁姑不忘故舊愁惴純素出芽生殖氮氣倒宅悼稚琱欄動脈注射抖搜惡煞星崿嶂分為釜魚給還和璧合膽同心合理化家範假撇欠積肥機近機警金牛糾合之衆開山鼻祖客淚款曲苦瓜楞閃鯉素隆遇漫漫陌生腦兒憑轼結轍譴何青歲齊舍權宜之策如芒刺背三代三貴三騣山東梆子山高海深聖世食利食蓼蟲水衡鼠腰兜唐棣推潭仆遠剜補王碼電腦衛星城鎮我武惟揚象觯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