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篙竿的意思、篙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篙竿的解釋

[punt-pole] 〈方〉∶撐船的竹竿

詳細解釋

撐船的竹竿。 宋 蘇轼 《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篙竿繫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鷄狗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篙竿”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撐船的竹制工具,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篙竿(拼音:gāo gān)指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是傳統船隻行進時用于控制方向和推動的工具。該詞在方言中常見,尤其用于描述江南水鄉的船隻操作。

2.詳細釋義

3.文學與曆史引用

宋代文人蘇轼曾在《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中寫道:“篙竿繫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鷄狗驚”,通過篙竿的意象描繪船隻停泊與軍隊過境的場景。

4.方言與地域特色

該詞在南方方言(如吳語、粵語)中常用,特指竹制撐船工具,與北方“船槳”有所區别。

5.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方言用法,可參考蘇轼詩集或方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篙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篙竿是指劃船時所使用的長杆或槳。在船行中,篙竿被用來劃水、推動船隻前進。它是一種工具或設備,用于操控船隻的方向和速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篙竿》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竹”和“立”。其中,“竹”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竹子相關的事物,而“立”則表示站立或直立的意思。 來源 篙竿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曆史悠久,并廣泛應用于中國傳統的航海和交通方式。它是人們在遠古時期發展出的一種劃船工具。 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篙竿》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篙竿”。古代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詞義和發音。 例句 1. 他緊握着篙竿,用力劃水,推動船隻前進。 2. 船夫熟練地操作着篙竿,使船隻穩定地行駛在河流中。 組詞 篙竿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船篙(劃船的篙竿)、篙頭(篙竿的前端部分)、篙船(使用篙竿的船隻)等。 近義詞 替代詞彙包括:槳、劃手、船槳,這些詞彙也可以用來表示劃船或劃水的工具。 反義詞 與篙竿相對的詞彙包括:桅杆(船上的立杆或支柱,用于承載帆等)或者船帆(用于捕風推動船隻前進的帆布)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