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竹的意思、格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竹的解釋

指 明 王守仁 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 明 錢德洪 《王文成公年譜》:“二十一歲在 越 ……是年為 宋 儒格物之學,先生始侍 龍山公 于京師徧求 考亭 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衆物必有表裡精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聖賢有分,乃隨世就辭章之學。” 清 魏源 《王文成公贊》:“ 朱子 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語録》之一病。” 嚴複 《救亡決論》:“前 明 姚江 王伯安 ,儒者之最有功業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竹”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經典典故,與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王陽明)的早期思想探索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背景

“格竹”源自儒家經典《禮記·大學》中的“格物緻知”理念,原指通過研究事物本質來獲取知識。其中:

二、典故核心事件

據明代錢德洪《王文成公年譜》記載:

三、失敗原因與思想轉折

王陽明此次實踐失敗的關鍵在于:

  1. 理學方法的局限性:朱熹主張通過觀察外物窮究“天理”,但王陽明發現此路徑難以通達終極真理。
  2. 心學萌芽:此次挫敗促使他轉向“心即理”的哲學體系,提出“格物之功隻在身心上做”,主張真理應向内心求索。

四、曆史評價與影響


注:若需查閱原始文獻細節,可參考《王文成公年譜》、王陽明著作及《大學》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竹》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竹子緊密排列,形成一種規整的格子狀。它的拆分部首是⺮和竹,筆畫有9畫。這個詞的來源與細長的竹子和竹籬相聯繫,用來形容竹籬之間相互交錯、錯落有緻的景象。 《格竹》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沒有特别的描述《格竹》這個詞的具體寫法。 以下是可以用來例句的相關句子: 1. 院子裡的籬笆由格竹編織而成,非常美觀。 2. 這幅畫利用格竹的造型,給人一種簡約而又豐富的感覺。 與《格竹》相關的組詞有:籬笆、竹籬、編制等。 近義詞可以是:竹栅、竹子圍欄、竹牆等,它們都與格竹有關。 然而,我未能為您找到《格竹》的反義詞。可能是因為這個詞本身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