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言的意思、格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言的解釋

[motto and maxim;adage;apothegm] 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字句

蓋聞盤于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三國志·崔琰傳》

詳細解釋

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話。《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蓋聞盤于遊田,《書》之所戒, 魯隱 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經之明義。”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且非我族類,往哲格言,薰不蕕雜,聞之前典。” 宋 司馬光 《河間獻王贊》:“ 周 室衰,道德壞……重以暴 秦 害聖典,疾格言,燔詩書,屠術士。” 朱自清 《論标語口號》:“格言偏重個人的修養,名言的作用似乎廣泛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格言是漢語中具有訓誡意義且廣為流傳的固定語句,其核心特征在于以精煉的語言傳遞普世價值或生活哲理。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格言指"含有勸誡和教育意義的現成語句,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強調其教化功能與傳承性。

從詞源考據,《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蓋聞盤于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可見其承載着經典典籍的思想精髓。清代趙翼《陔餘叢考》中"成語·諺語·格言"的辨析,進一步印證了格言相較于諺語更具書面化、哲理化的特質。

權威語言學研究将格言的特點歸納為三點:

  1. 結構凝練性:采用對仗、比喻等修辭手法,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2. 思想深邃性:蘊含辯證思維,如《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3. 傳播持久性:曆經世代檢驗仍具現實意義,如《荀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在語義功能層面,格言通過隱喻機制構建認知框架。如"失敗是成功之母"運用家族隱喻,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這種表達方式在《修辭學發凡》中被歸入"隱喻格"範疇。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證實,格言的記憶留存率比普通陳述句高43%,印證了其作為文化載體的傳播優勢。

網絡擴展解釋

格言是指能夠作為行為規範、蘊含智慧且言簡意赅的語句。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格言是經過長期實踐總結的精煉語句,旨在傳遞人生智慧、道德準則或價值觀念。例如“失敗乃成功之母”“知識就是力量”等,均以簡短語言表達普遍道理。

二、特點與形式

  1. 内容特性:包含教育意義和勸誡作用,常源自曆史經驗或名人智慧。
  2. 語言形式:語句獨立完整,精練易記,如“滿招損,謙受益”。
  3. 與其他語句的關聯:與諺語、警句、箴言有密切聯繫,但更強調行為指導性。

三、功能與意義

  1. 引導價值觀:幫助樹立正确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尤其在青少年教育中作用顯著。
  2. 激勵與警示:在挫折時激發鬥志(如“驕傲是勝利下的蛋,孵出的卻是失敗”),或提醒避免錯誤。
  3. 濃縮智慧:凝聚衆人睿智和老年人經驗,成為指導人生的重要法寶。

四、經典示例

若需更多格言案例或來源信息,可參考、2、5、10等。

别人正在浏覽...

本态砭庸鍼俗笓籬戰格不幾不揚慘緑年華朝集遲昕觸挂餓虎擒羊房金放曠負裝戆激怪責冠冕堂皇橫土宏軌煌焜黃鞓華陰市胡麻油見證人矯拂擊鉢稷蜂社鼠吉普車九規居稽垮杆鲙鲙涼意藜飡剺栎靈潤悋惜流越耐受女須炮竹平均地權品目迫臨鋪蓋卷兒潛晖契會容居砂瓶殺威棍事體束牛腰朔奠疏整遂服踏石頭銜頽想我每纖惡脅肩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