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雹突的意思、雹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雹突的解釋

亦作“ 雹葖 ”。即蘿蔔。《爾雅·釋草》“葖,蘆萉” 晉 郭璞 注:“萉,宜為菔,蘆菔,蕪菁屬,紫華大根,俗呼雹葖。”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蔓青》:“《廣志》曰:‘蘆菔,一名雹突。’”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菜菔》﹝釋名﹞:“蘆菔、蘿蔔、雹突。”《太平禦覽》卷九八○引 晉 郭義恭 《廣志》作“雹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雹突”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來理解:

一、植物别稱(主要含義)

  1. 指代蘿蔔
    根據《爾雅·釋草》《廣志》《齊民要術》等古籍記載,“雹突”是蘿蔔的别稱,也寫作“雹葖”。例如:
    • 晉代郭璞注《爾雅》提到:“蘆菔,俗呼雹葖。”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直接将其列為蘿蔔的别名。

二、形容事物狀态(引申用法)

  1. 形容突然而猛烈
    現代用法中,“雹突”可比喻事物如冰雹般突然、猛烈地發生,例如“冰雹突襲”。但此用法多見于網絡或非權威語境,可能與“暴突”(隆起突出)混淆,如唐代劉禹錫詩中“雹凸稜”指凸起狀。

三、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辭海》《太平禦覽》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雹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雹子突然降下。它的拆分部首是雨和突,共有12個筆畫。這個詞來自古漢語,表示雹子突然降落的意思,也可用于比喻形容事情突然發生或突然出現的情況。 在繁體字中,《雹突》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中,《雹突》的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今天下午,突然下了一場雹突,把車窗砸得稀爛。 2. 這個問題我完全沒有預料到,真是雹突一樣的出現在我面前。 一些相關詞語: 1. 雹子:指直徑大于5毫米的冰雹。 2. 突然:意為突兀,趨利避害,忽然。 這是一些與《雹突》相關的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