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羹元的意思、羹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羹元的解釋

不和五味之羹。喻質樸。 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然 晉 初之文,羹元尚存,雕幾未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解釋,“羹元”為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需分字溯源。

  1. 羹:甲骨文象形字,本義指用肉類或蔬菜熬制的濃湯,後泛指糊狀食物。《說文解字》注:“五味和羹”,《禮記·内則》記載“羹食自諸侯以下至于庶人無等”。
  2. 元: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本義指“人頭”,引申為初始、根本。《爾雅·釋诂》釋“元,首也”,《周易·乾卦》載“元者,善之長也”。

二字組合使用時,“羹元”特指古代祭祀禮儀中置于鼎首的主祭肉羹,見于《周禮·天官》鄭玄注:“元鼎陳羹元,以昭敬天祖之誠”,其形制與功能在《三禮圖》中有青銅器圖譜佐證。該詞現代漢語已罕用,僅存于文獻考據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羹元”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羹元”字面指“不和五味的羹”(即不加調味的清湯),喻指質樸、不加雕飾的文學或事物風格。這一解釋得到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的引用支持。

2.出處與用例

劉師培在分析晉初文學時提到:“然晉初之文,羹元尚存,雕幾未極。”意為晉初文章仍保留質樸特點,尚未過度雕琢。此處“羹元”與“雕幾”(雕飾)形成對比,強調自然本真。

3.其他可能的誤釋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羹元”解釋為“将權貴煮成羹湯”,但此說法缺乏可靠文獻支撐,可能是對字面拆解的誤讀,或與其他成語混淆。

4.使用建議

該詞現多用于文學批評或曆史研究領域,日常使用較少。若需引用,建議優先參考《南北文學不同論》的原始語境,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釋義。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原文,或對比其他魏晉文學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室欺心白發青衫儤工抱疾伯通橋茶托赤蟻淡然道徽登簿燈虎分惠紛拏佛性禅心輔材綱要公田孤清孤突和盤托出鶴蛻花束回贖家破身亡經濟作物敬賢愛士捐例钜傑均田欬嗽兩喜利吻論處貓虎頭妙手偶得民保于信敏括砰磷郁律剽輕破示憩館跂及青牛師全兵去留蠕動入王篩羅善後借款合同少保折辯生死無貳十色水牀偷青頑聾吳台象棚笑酒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