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閣帖的意思、閣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閣帖的解釋

《淳化秘閣法帖》的簡稱。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太宗 留意字書。 淳化 中,嘗出内府及士大夫家所藏 漢 晉 以下古帖,集為十卷,刻石於祕閣,世傳為《閣帖》是也。” 明 陶宗儀 《辍耕錄·評帖》:“ 劉後村 先生雲:《閣帖》為祖,《絳帖》次之,《臨江》又次之,《潭》又次之。”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不符》有篇名《關壯繆之死三國志與閣帖不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閣帖”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核心含義:《淳化秘閣法帖》的簡稱

  1. 曆史背景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趙光義命翰林侍書王著将内府所藏漢晉至唐代名家書法墨迹編次為十卷,摹刻于棗木闆上,拓印成冊,藏于秘閣(皇家藏書機構),故稱《淳化秘閣法帖》。這是中國曆史上首部官方編纂的書法叢帖,對後世影響深遠。

  2. 内容與地位
    收錄了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等百餘位書法家的作品,被後世譽為“法帖之祖”。明代陶宗儀評價:“《閣帖》為祖,《绛帖》次之,《臨江》又次之,《潭》又次之。”


二、引申含義:文人雅士的文稿與字畫

在部分語境中,“閣帖”也指文人雅士在閣樓或書房中留下的文稿、字畫,象征其文化修養與才華。例如:“他的書房挂滿閣帖,盡顯文人風雅。”不過這一用法相對少見,更多見于文學性描述。


擴展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閣帖(gé tiē)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阝”(阜)是指阜字旁,表示與山有關的意思;而“貼”(貝)則是指貝字旁,表示與財富有關的意思。 閣帖一詞來源于古代的典籍《周易》中的一句話:“君子居寝處飲食處,坦而不廣,凡閣貼之宜也。”其中,“坦而不廣”一詞被解釋為指寝室與飯廳均宜寬敞而不宜過分擁擠。閣帖的意思由此延伸為美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 在繁體字中,閣帖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不同的變體。然而,閣帖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并沒有明确相關的資料可以參考。 以下是一個使用閣帖這個詞的例句:“他的家中陳設華麗,處處體現着閣帖風格的裝飾。” 與閣帖相關的組詞有很多,如閣樓、閣欄、帖子等等。 然而,我無法給出閣帖的具體近義詞和反義詞。閣帖一詞在漢語中比較獨特,沒有明顯的替代詞或相反的詞彙。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