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墓的意思、覆墓的詳細解釋
覆墓的解釋
舊俗謂葬後三日再往墓地察視為“覆墓”。 唐 白居易 《答騎馬入空台》詩:“寂寞 鹹陽 道,家人覆墓迴。”
詞語分解
- 覆的解釋 覆 ù 遮蓋,蒙:覆蓋。覆溺。覆蔽。覆被(遮蓋,喻恩蔭)。覆庇。 翻,傾倒,敗,滅:覆舟。颠覆。覆滅。覆轍(翻過車的道路,喻曾經失敗的做法)。覆沒(?)。覆水難收。覆巢無完卵(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
- 墓的解釋 墓 ù 埋葬死人的地方:墓穴。墓地。墓園。墓道。墓碑。墳墓。墓志銘。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覆墓”是一個古代喪葬習俗用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舊時喪葬習俗中,安葬後第三日親屬再次前往墓地察看、祭奠的儀式。這一行為既包含對墓地的檢查(如封土是否完好),也帶有哀悼追思的意義。
二、詞源與例證
- 字義解析
- “覆”有“察看、覆蓋”之意,“墓”即墳茔。合指對墓地的複查。
- 文獻記載
唐代白居易《答騎馬入空台》詩雲:“寂寞鹹陽道,家人覆墓回。” 此句描述了家人完成覆墓儀式後歸來的場景,印證了該習俗在唐代的流行。
三、文化背景
覆墓屬于古代“三虞祭”的環節之一,葬後三日複祭,體現對逝者的尊重與關懷。隨着時代變遷,這一習俗在現代已逐漸簡化或消失。
四、相關說明
不同文獻中,“覆墓”也寫作“複墓”,屬同義異形詞。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儀式細節,可參考《漢語大詞典》《重編國語辭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覆墓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蓋上墓土,即将墳墓覆蓋起來,也可以表示給予墳墓以尊敬或敬意。
拆分部首:覀(上面有橫),土
筆畫:覀部4畫,土部3畫
來源:覆墓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桓公元年》。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可以看到關于覆墓的記載。
繁體字:蓋墓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多樣,覆墓也有不同的古代寫法,例如書法家歐陽詢曾使用逼覆之形,古籍中還可以見到一些特殊的寫法。
例句:他們母親的墳墓已經被細心地覆墓了,表示對故人的尊重和懷念。
組詞:墓志銘、墳山、墓地、墓碑等。
近義詞:埋葬、掩埋、下葬等。
反義詞:揭墓、開墓等。
希望這些内容能夠幫助你了解關于覆墓這個詞的含義和相關信息。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