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冕的意思、服冕的詳細解釋
服冕的解釋
穿着冕服。指做大官。《左傳·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 杜預 注:“冕,大夫服。” 南朝 梁 沉約 《舍身願疏》:“遂乃服冕榮國,裂土承家。” 唐 司空圖 《複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寵,銀簪增服冕之榮。”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一》:“男登服冕之位,女獲乘龍之匹。”
詞語分解
- 服的解釋 服 ú 衣裳:服裝。制服。 穿衣裳:服喪。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藥)。 作,擔任:服務。服刑。服兵役。 順從: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辯(舊指認罪書)。服膺(牢記在胸中,衷心信服)。
- 冕的解釋 冕 ǎ 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後專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衛冕(衛護帝王頭上的皇冠,喻維護帝王的最高統治權力或保持體育競賽中的上屆冠軍稱號)。 筆畫數:; 部首:冂;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服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穿着冕服”,通常代指身居高位或擔任重要官職。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服冕”由“服”(穿戴)和“冕”(禮冠)組成,字面意為穿戴冕服。古代冕服是帝王、諸侯及高級官員在重大儀式中穿戴的禮服,因此“服冕”引申為身份顯赫、官居要職的象征。
2.冕服的構成與象征
冕服包含以下主要部分:
- 冕冠:禮冠,配以垂旒(玉串),不同等級垂旒數量不同。
- 玄衣纁裳:上衣為黑色(玄),下裳為赤黃色(纁),象征天地之色。
- 紋章裝飾:采用“十二紋章”,如日、月、星辰(代表光明)、山(穩重)、龍(應變)、華蟲(文采)等,體現權力與德行。
3.文獻中的用例
- 《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服冕乘軒,三死無與”,描述官員的尊榮地位。
- 南朝沈約《舍身願疏》用“服冕榮國”形容顯赫的仕途成就。
4.文化意義
冕服制度體現了古代禮制的等級觀念,而“服冕”一詞不僅反映官職高低,還承載着對德行與責任的期許,如《唐語林》中“男登服冕之位”即暗含對才能與品行的要求。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周禮》《後漢書·輿服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服冕,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指為皇帝或王者戴上皇冠,表明其為君主而加冠。現在讓我來給你提供一些關于這個詞的其他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服冕》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衣”和“冕”。部首“衣”表示與衣物相關的概念,而部首“冕”則表示與頭上覆蓋物相關的概念。根據筆畫數計算,這個詞共有8個筆畫。
來源:《服冕》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帝王即位時的一種儀式。在即位儀式中,新君主會戴上代表皇權的冠冕,象征着他們成為國家的統治者。
繁體:《服冕》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服冕」,字形上略有一些變化,但仍保留了原詞的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服冕」這個詞的字形可能略有差異,具體的變化可以通過查閱古代文獻來了解。
例句:這裡是一句關于《服冕》的例句:“在古代中國,當皇帝完成加冕儀式後,他便可以開始執掌朝政。”
組詞:《服冕》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使用,例如「服飾」、「加冕」等。
近義詞:與《服冕》這個詞的意義相近的詞有「加冠」、「戴冠」。
反義詞:目前我沒有找到與《服冕》相反意義的詞彙,可能這個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