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附録的意思、附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附録的解釋

(1).将與正文有關的文章或資料綴于正文的後面。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二酉山房記》, 王長公 為餘藏書室作者,今附録此雲。”

(2).附在正文後面與正文有關的文章或參考資料。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徐介詩》:“ 錢牧齋 先生注 杜 詩,卷首附録有《徐介題耒陽杜工部祠堂》詩。”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記得 清 秘閣曾印有模《梅花喜神譜》箋百種,收為附錄,亦不惡。” 阿英 《<現代名家隨筆叢選>序記》:“本書所收隨筆,一共是十九種,又附錄二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附録”是“附錄”的異體字寫法,指附在書籍、文章等正文之後的補充性内容。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附錄是正文的附屬部分,通常包含與正文相關但不宜直接插入正文的補充材料,如數據表格、參考文獻、延伸閱讀等。例如工具書或學術著作中,附錄可能占數頁篇幅。

  2. 曆史用法

    •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提到将《二酉山房記》作為附錄,說明其早期用途。
    • 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談》收錄了錢牧齋注杜詩時的附錄内容,體現其在文獻整理中的作用。
  3. 現代應用
    魯迅在書信中提及将箋譜圖樣作為附錄,阿英編選文集時也采用附錄形式收錄争議性内容,顯示其功能擴展至說明、補充和存檔。

  4. 相關術語

    • 外文對應:英語稱“appendix”,德語為“Nachtrag”,法語為“appendice”。
    • 近義詞:補遺、附件;反義詞:正文。

附錄通過附加資料增強正文完整性,常見于學術、出版領域,需根據内容相關性決定是否納入。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附録》是一個日語詞彙,用來指代書籍、文件等的附加内容。該詞由3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隸」、「十」和「蔔」,共有16畫。《附録》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寫法,其繁體字為「附録」,意為附加的記錄或信息。以下是一些使用《附録》的例句: 1. 這本雜志有一個有趣的《附録》。 2. 請在這份文件的《附錄》中查找答案。 3. 這本書的《附錄》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組詞:附屬、附加、附設、附上、附注 近義詞:附錄、附加資料、附頁 反義詞:正文、主要内容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再幫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