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勉力。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扶力為書,多不詮次。” 唐 李白 《與賈少公書》:“王命崇重,大總元戎,辟書三至,人輕禮重。嚴期迫切,難以固辭,扶力一行,前觀進退。” 宋 王禹偁 《西京謝上表》:“永言寵遇,無與比倫,而自感泣朝辭,扶力上道,乍臨理所,彌耀殘年。”
“扶力”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現代解釋 指扶持或支持的力量,常用于描述人際互助場景。
二、古籍中的傳統詞義 原意為“勉力”(盡力而為),屬文言用法。
辨析建議
現代語境下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涉及古文閱讀則需結合第二種含義。兩種釋義的差異主要源于語言演變,可通過具體上下文判斷詞義側重。
《扶力》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幫助和支持的力量。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别是“扶”和“力”。
“扶”字的部首是“手”,它的筆畫數是4。
“力”字的部首也是“手”,它的筆畫數是2。
《扶力》這個詞語來源于漢語,是由民間演藝文化中流傳下來的一個詞語。它描述了人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相互幫助,共同努力的力量。
《扶力》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扶力”。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不過,《扶力》這個詞的古時候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保持一緻。
1. 他的成功得益于許多人的扶力。
2. 在團隊合作中,大家彼此之間發揮着巨大的扶力。
3. 社會的進步需要每個人都能夠發揮扶力。
1. 扶手
2. 助力
3. 臂力
4. 搶助力
1. 幫助
2. 支持
3. 督促
4. 援助
1. 阻力
2. 障礙
3. 敵對
4. 阻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