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符籍的意思、符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符籍的解釋

符伍與名籍。《管子·七法》:“符籍不審,則姦民勝;刑法不審,則盜賊勝。” 唐 劉禹錫 《莫徭歌》:“ 莫徭 自生長,名字無符籍。”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又況天造草昧,壯士烏集,紀律未申,符籍未著,不以一身拊循士卒,共同安危,而欲人為盡力,雖乳兒知其不能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符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符籍”由“符”和“籍”組成:

2. 曆史文獻用例

3. 功能與作用

主要涉及兩方面:

4. 相關概念延伸

“符籍”與“符節”“戶籍”存在關聯,但更強調兩者的結合性功能,類似現代身份證與戶口簿的綜合體。

提示

由于所有搜索結果均标注為極低權威性,建議進一步參考《古代漢語詞典》《中國制度史》等權威文獻以驗證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符籍 符籍(fú j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符”是上部分,也叫做“或者下”。在《康熙字典》中,上面的部分被做了“⺮”的标記。下面部分是“者”,意思是一個人。所以,“符”的康熙字典的部首是“竹”,并且它共有7畫。 關于“籍”的構成,在字典中它是一個獨立的字,可以表示“冊子”或者“記錄”。它的康熙字典的部首是“竹”,并且它由10畫組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古時候,人們會将重要的記錄寫在竹子或者木頭上,然後用繩子綁在一起,形成一種記載工具。這一工具就是“符籍”。人們會使用符籍來記錄重要的事項、事件或者信息。 在繁體字中,符籍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區别。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變化。就符籍這個字來說,在古代,它的變體書寫中,人們可以選擇使用部分字體變體。然而,現代的簡化字體體系已經規定了符籍的官方寫法。 下面是一個例句: 他使用符籍記錄了與會議相關的信息。 與“符籍”相關的組詞可以有: 1. 符號:表示事物或概念的符號、标記。 2. 符文:古代一種記錄文字的方法。 3. 符咒:用來保護人或物的玉石、紙片、布帛等制成的能帶來神異功能的東西。 與“符籍”近義的詞語可以有: 1. 記錄:将信息、數據或者事實寫下來。 2. 證據:能夠證明某個事實或者事件真實性的物質或信息。 3. 注冊:将個人信息正式記錄在冊。 4. 文書:處理各種事務的書面文件。 與“符籍”反義的詞語可能包括: 1. 空白:沒有記錄或寫字的狀态。 2. 空白紙:沒有文字或畫畫的紙張。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