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付火的意思、付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付火的解釋

謂燒毀。《太平禦覽》卷九五一引 三國 吳 虞翻 《與弟書》:“老更衣希,為蚤虱所咋,故一二相告。省書一過,悉以付火。” 唐 徐夤 《新葺茆堂》詩:“筆研不才當付火,方書多誑罷燒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付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燒毀,常見于文獻或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付火”指将物品交給火焰焚燒,即燒毀。其中“付”表示“交給”,“火”則指焚燒的過程。

二、出處與例句

  1. 三國時期:虞翻在《與弟書》中提到“省書一過,悉以付火”,意為讀完信後将其燒毀(《太平禦覽》卷九五一引)。
  2. 唐代詩詞:徐夤《新葺茆堂》中“筆研不才當付火”,指将無用的筆墨燒掉。

三、用法特點

四、其他說明

部分資料(如、5)提到該詞有“棄置于火焚之”的引申義,但核心含義仍圍繞“燒毀”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付火》是指點燃火焰的動作或行為。它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是付(fù),意為給予、交付;第二個字是火(huǒ),指火焰或火災。它的拆分部首是貝和火,貝代表貝殼,火代表火焰。根據筆畫計算,付火這個詞共有8個筆畫。 《付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火種傳遞方式。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火帶來的溫暖和光明,因此掌握和傳遞火種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人們通過将火種用棍子或者手中的火把點燃,再将這個火通過交付的方式傳遞給其他人,實現火的傳播和利用。 在繁體字中,付火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付火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包括兩個部首和相同的筆畫順序。 以下是一些關于付火的例句: 1. 他巧妙地用火把付火,照亮了整個營地。 2. 他小心翼翼地将草木付火,以便生火做飯。 3. 勇敢的消防員用自己的身軀去付火,保護了大家的安全。 與付火相關的組詞有:點火、燃火、火種、火把等。 與付火近義的詞有:燃燒、點燃、縱火等。 與付火反義的詞有:撲滅、消火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