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府公的意思、府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府公的解釋

(1).六朝時王府僚屬稱其主為府公; 唐 、 五代 時,官府幕僚沿舊習,稱節度使、觀察使為府公。《晉書·賈充傳》:“果見 充 行至一府舍,侍衛甚盛。府公南面坐,聲色甚厲。” 唐 劉禹錫 《送王司馬之陝州》詩:“府公既有朝中舊,司馬應容醉後狂。”

(2).泛稱府、州級的長官。《資治通鑒·後周太祖廣順二年》:“﹝ 孫欽 ﹞往辭 承丕 , 承丕 邀與俱見府公。” 胡三省 注:“公者,人之尊稱,一府之尊,故謂之府公。”參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總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府公”是一個曆史稱謂,其含義在不同時期有所演變,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1. 六朝至唐五代的特定官職尊稱
    六朝時期,王府的僚屬稱其主官為“府公”。至唐、五代時,這一稱呼延續舊習,特指節度使、觀察使等地方軍政長官。例如《晉書·賈充傳》記載:“府公南面坐,聲色甚厲”,唐代劉禹錫詩中也有“府公既有朝中舊”的描述。

  2. 泛稱府、州級行政長官
    廣義上,“府公”也用于尊稱府、州一級的地方主官。如《資治通鑒》中提到官員“見府公”,胡三省注解稱:“公者,人之尊稱,一府之尊,故謂之府公”。

補充說明
該詞體現了古代對上級官員的敬稱傳統,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資治通鑒》等古籍,或清代梁章鉅《稱謂錄》中的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府公(fǔ gōng)這個詞是指在古代,官署中的公職人員或官吏。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府(fǔ)和公(gōng) 部首“府”表示官署的意思,也代表了行政管理的機構。“公”指代官員或官吏。 筆畫:府(8畫)和公(4畫) “府”這個字總共有8畫,“公”這個字有4畫。 《府公》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用來指代官署中的公職人員或官吏。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府公」。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府公》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府公》的例句: 1. 他被任命為府公,負責本地區的行政管理。 2. 在古代,府公是處理民生事務的官員。 與《府公》相關的詞彙組合包括:府官、府堂、公職、公務等。 其他與《府公》意思相近的詞語可能包括:官員、官吏、官僚。 暫時沒有找到與《府公》意思相反的詞語,因為它指代的是官署的公職人員,沒有直接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對《府公》這個詞的了解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将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