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扶寸的意思、扶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扶寸的解釋

古代長度單位,鋪四指為扶,一指為寸。形容甚小。《韓非子·揚權》:“上失扶寸,下得尋常。”《尚書大傳》卷二:“五嶽皆觸石而出雲,扶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扶寸肴脩,味踰方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扶寸”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作為古代長度單位,“扶”指四指并攏的寬度(約3寸),“寸”為一指寬度,合稱“扶寸”形容極小的長度。例如《韓非子·揚權》中“上失扶寸,下得尋常”,以微小與巨大的對比強調權力失衡的後果。

  2. 比喻意義
    引申為“力量雖小卻能起關鍵作用”,如用手指輕托物體,雖用力不大卻能提供支持。常用于描述細微的助力或影響,如三國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用“扶寸肴脩”比喻簡樸飲食的珍貴。

二、使用場景

三、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韓非子·揚權》及《尚書大傳》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扶寸》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手扶舉、支撐物體,幫助其保持平衡或穩定。下面我來為您介紹一些相關信息: 部首和筆畫: 《扶寸》的部首是手部,它的存字形是“扌”。 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 《扶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象形字。形狀中的“寸”代表物體,而形狀中的“扌”代表手掌。将手掌放在物體下方,表示用手來支撐或扶舉物體。 繁體: 《扶寸》的繁體寫法為「扶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3-6世紀間,漢字的書寫形式還沒有統一,所以《扶寸》的古字形是多樣的,具體形态與現代稍有不同。 例句: 1. 他用力扶寸,把摔倒的老人扶了起來。 2. 孩子們齊心合力,扶寸着大型的氣球飄起來。 組詞: 扶寸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各種新詞,例如: 1. 扶起 - 用手支撐,擡起 2. 扶持 - 幫助、支持 3. 扶老攜幼 - 養育照顧年長者和年幼者 近義詞: 扶寸的近義詞可以是:托、助、護、支持 反義詞: 扶寸的反義詞可以是:推、倒、摔 以上是關于《扶寸》一詞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