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祠名。遺址在今 江蘇 六合縣 東南的 瓜步山 上。 北魏 太武帝 (字 佛貍 )于 宋 元嘉 二十七年擊敗 王玄谟 的軍隊以後,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貍祠”。見《魏書·世祖紀下》、 宋 陸遊 《入蜀記》卷二。 宋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可堪回首, 佛貍祠 下,一片神鴉社鼓。” 宋 嶽珂 《桯史·稼軒論詞》引此詞, 佛貍 作“ 佛狸 ”。
佛狸祠的曆史文化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綜合解析:
一、曆史由來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擊敗王玄谟軍隊後,在江蘇瓜步山建立的行宮演變而來。該事件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南征的重要節點,見證了南北政權的軍事對峙。
二、地理位置 遺址位于今南京市六合區東南的瓜步山(現稱瓜埠山),地處長江北岸,自古為軍事要沖。現存建築為2003年重建的太平禅寺,曆史上曾多次更名,北宋太平年間改稱太平真君廟,後定名太平禅寺。
三、文學象征意義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描寫最為著名。詞人借佛狸祠的香火鼎盛,暗喻南宋百姓忘卻曆史傷痛,警示統治者勿重蹈覆轍,賦予其深刻的政治隱喻。
四、文化認知演變 最初作為北魏軍事勝利的象征,後逐漸演變為民間祭祀場所。百姓将其奉為神祠卻淡忘曆史背景,這種集體記憶的消逝成為文人反思曆史的切入點。需注意提及的成語含義"虛假宗教信仰"屬于特殊引申義,未見其他權威佐證,建議以曆史解釋為主。
注:瓜埠山現存太平禅寺保留部分曆史遺迹,寺内碑刻詳載沿革,遊客可實地考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