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鮑姑的意思、鮑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鮑姑的解釋

相傳為 晉 鮑靓 女, 葛洪 妻,多行灸于南海。 唐 裴铏 《傳奇·崔炜》:“﹝ 崔煒 ﹞又問曰:‘昔四女雲 鮑姑 ,何人也?’﹝夫人﹞曰:‘ 鮑靚 女, 葛洪 妻也。多行灸於南海。’ 煒 方歎駭昔日之嫗耳。” 清 丘逢甲 《鮑姑祠》詩:“滿目江山海氣陰, 鮑姑 祠畔客登臨。”亦稱“ 鮑家姑 ”。 清 陳維崧 《法駕導引·曹南耕表弟禮鬥甚虔詞以紀之》詞之二:“ 毛女 弄琴紅捍撥, 井公 戲博紫樗蒱,閒話 鮑家姑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鮑姑”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曆史人物(主要含義)

  1. 身份背景
    鮑姑(約公元309-363年),名潛光,是晉代著名道士鮑靓之女,醫藥學家葛洪的妻子。她長期在南海(今廣東羅浮山一帶)行醫,擅長灸法治療,是中國醫學史上首位有明确記載的女灸學家。

  2. 醫學貢獻

    • 創造性使用紅腳艾進行灸療,對嶺南地區瘴疠、贅瘤等疾病有顯著療效。
    • 與葛洪共同整理醫學典籍,羅浮山現存“洗藥池”等遺迹與其采藥、制藥活動相關。
  3. 曆史地位
    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之一(與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并列)。


二、成語含義(較少見)

部分文獻中,“鮑姑”被解釋為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語,取“鮑魚之鮮美”比喻女子姿容優雅。但此用法在權威曆史記載中未提及,可能為後世衍生或誤傳。


補充說明

唐代傳奇《崔炜》等文學作品曾提及鮑姑行醫傳說,清代詩詞中亦有“鮑姑祠”相關記載,反映其文化影響。建議通過《晉書》《羅浮山志》等史料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鮑姑這個詞是指一種海洋生物,通常生活在海底的岩石上。下面是關于鮑姑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鮑姑的部首是魚,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鮑姑一詞源于古代漢語,鮑指的是一種貝類動物,姑表示女性,因此鮑姑指的是鮑魚的一種。 繁體:鮑姑(注:部分字體顯示不正确)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鮑姑通常寫作鮑姑。但是隨着漢字的演變和規範化,現代常用的寫法變為鮑姑。 例句:我在海灘上撿到一個鮑姑殼。 組詞:鮑魚、姑娘、海洋、岩石。 近義詞:鮑魚 反義詞: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