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如的意思、焚如的詳細解釋
焚如的解釋
(1).謂火焰熾盛。亦指火災或戰事。《易·離》:“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晉 陶潛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定陵兆應》:“丁未以後,諸郡焚如之禍,相仍不絶。” 清 趙翼 《拟老杜諸将之作》詩:“露布頻聞奏捷書,揭竿隳突益焚如。”
(2).古代把人燒死的酷刑。《漢書·匈奴傳下》:“ 莽 作焚如之刑,燒殺 陳良 等。”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焚如、死如、棄如者,謂不孝子也。不畜於父母,不容於朋友,故燒殺棄之, 莽 依此作刑名也。”《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喪亂以來, 漢氏 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是焚如之刑,豈不重病哉!”
詞語分解
- 焚的解釋 焚 é 燒:焚燒。焚毀。焚化。焚香。焚書坑儒。焚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憂心如焚。 燃燒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 如的解釋 如 ú 依照順從:如願。如意。如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麼一樣: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遊人如織。 比得上,及:百聞不如一見。自歎弗如。 到,往:如廁。 假若,假設:如果。如若。假如。 奈,怎麼
網絡擴展解釋
“焚如”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其解釋和來源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
火焰熾盛或災禍
- 本義指火焰猛烈燃燒的狀态,常引申為火災或戰亂引發的破壞性場景。例如《易經·離卦》中“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形容火勢迅猛,帶來毀滅性後果。晉代陶潛詩句“炎火屢焚如”則用此意描繪自然災害的肆虐。
-
古代酷刑
- 指将人燒死的刑罰,最早見于王莽時期的記載。《漢書·匈奴傳》提到“莽作焚如之刑,燒殺陳良等”,顔師古注引如淳解釋,此刑用于懲罰不孝子等重罪者。三國時期《魏志·文帝紀》也提及焚燒陵墓的行為類似“焚如之刑”。
二、曆史與文獻例證
- 《易經》:作為經典文獻,奠定了“焚如”描述火勢的原始語境。
- 漢代記載:王莽時期将焚如正式定為刑罰,反映古代嚴酷的法治手段。
- 文學引用:如宋代何薳《春渚紀聞》用“焚如”形容戰亂頻發,清代趙翼詩句以“焚如”比喻戰火蔓延。
三、總結
“焚如”兼具自然現象與人文制度的雙重含義,既體現古代對火災、戰禍的具象描述,也揭示了刑罰制度的殘酷性。其詞義演變與曆史背景緊密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焚如這個詞是指燃燒的方式和狀态。下面是有關焚如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火(huǒ)
- 筆畫:6畫
來源:
焚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莊子》一書中。它是由“焚”和“如”兩個字組成的,意味着像火燒一樣的狀态。
繁體:
繁體字“焚如”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對于焚如這個詞,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她的怒火就像焚如一般,無法控制。
2. 全村的廢品被焚如了,隻剩下灰燼。
組詞:
- 焚燒
- 焚毀
- 焚化
- 焚香
- 焚灼
近義詞:
- 燒毀
- 燃燒
- 火燒
反義詞:
- 熄滅
- 滅亡
- 撲滅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