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載珍寶的船。古代多指從事海外貿易的船舶。 唐 劉禹錫 《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兼酬拙詩辄著微誠再有長句》:“連天浪靜長鲸息,映日帆多寶舶來。”
“寶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寶舶(拼音:bǎo bó)指裝載珍寶的船舶,古代多用于指代從事海外貿易的大型商船。這一詞彙常見于唐代文獻,反映了當時海上貿易的繁榮。
詞義拆解
曆史背景
唐代海上絲綢之路興盛,商船常攜帶絲綢、瓷器、香料等貴重商品進行跨國貿易,“寶舶”一詞即源于此背景。
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兼酬拙詩辄著微誠再有長句》中寫道:“連天浪靜長鲸息,映日帆多寶舶來。”,生動描繪了海上商船雲集的景象。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釋義、文學引用及曆史背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經濟史相關文獻。
寶舶(bǎo bó),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寶貴的船隻。寶舶一詞一般用于形容價值高昂的船隻,可以是珍藏品或貴重貨物的運輸工具。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并在現代漢語中仍然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寶舶這個詞的部首是宀(mián)和舟(zhōu),分别代表“宀”是指屋頂,表示遮蔽,象征着寶貴的東西;“舟”是指船,代表水行工具。寶舶這個詞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寶舶源自于古代漢語,範文正公所著《太素識略·海道》:“宜張劭之著述,凡補馀能遺,子雲循注于聖藏。”在繁體字中,寶舶則是「寶舶」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寶舶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無論字形如何,它的含義都是指珍貴的船隻。
例句1. 這艘寶舶載滿了珍寶,前往遙遠的國家。
2. 經過精心保養,古代寶舶的木材依然堅固耐用。
組詞寶舶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彙,例如:寶舶珍寶、寶舶航線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寶舶的近義詞包括“寶船”、“貴船”。而寶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