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賜爵授官。 漢 王充 《論衡·初禀》:“王者生,禀天命,及其将王,天復命之,猶公卿以下,詔書封拜,乃敢即位。”《後漢書·鄧禹傳》:“ 光武 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生遠來,寧欲仕乎?’” 宋 歐陽修 《論美人張氏恩寵宜加裁損劄子》:“昨正月一日, 曹氏 封縣君,至初五日,又封郡君。四、五日間兩度封拜。”
“封拜”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詞語,其核心含義與官職授予、榮譽晉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封拜”指古代帝王或朝廷賜予官員爵位、官職或榮譽稱號的儀式。這一行為既包含實際職務的任命,也帶有表彰功績的象征意義。
禮制淵源
源于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君主通過“封拜”确立官員身份,如《後漢書·鄧禹傳》記載光武帝曾言:“我得專封拜”,表明帝王對此權力的掌控。
具體場景
隨着語義演變,“封拜”不僅限于官職授予,還可泛指對個人成就或地位的認可。例如《儒林外史》用地理風水解釋古人封拜邏輯,反映了該詞在文化中的延伸應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官職辭典》等專業資料。
《封拜》是一個成語,它指的是封為官職,下達官府,或授予神明高位,進行祭拜的意思。
《封拜》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封”,它的部首是“寸”;第二個字是“拜”,它的部首是“手”。整個成語共有10個筆畫。
《封拜》這個成語起源于古代帝王封拜臣下的制度。在古代中國,皇帝常常以封拜的方式來表彰和獎勵功臣。而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人們也會封拜神明,以示尊敬和祈福。成語“封拜”用來形容人們被封為官職或接受祭拜。
和現代簡體字不同,繁體字中的“封”字是“封”+ “豐”的組合,而“拜”字則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封拜的字形會有一些差别。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
1. 他因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被封拜為大将軍。
2. 同學們摩拳擦掌,期盼着封拜的那一天。
1. 封爵:指封為爵位,官銜的意思。
2. 拜訪:表示禮貌地見面,探望他人。
封賞、冊封。
廢黜、罷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