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白黛綠的意思、粉白黛綠的詳細解釋
粉白黛綠的解釋
猶粉白黛黑。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入門,則粉白黛緑者,紛集顧問。” 冰心 《六一姊》:“牆邊一排一排的闆凳上,坐着粉白黛綠、花枝招展的婦女們,笑語盈盈的不休。”
詞語分解
- 粉白的解釋 . * 。妝飾用品。《三國志·魏志·何晏傳》“少以才秀知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晏 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 宋 陳師道 《口號》:“粧成粉白生春色,酒瀉鵝黃
- 黛綠的解釋 ∶墨綠深秋的樹林,一片黛綠,一片金黃 ∶比喻美女
網絡擴展解釋
“粉白黛綠”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女子的妝飾,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女子用粉敷面使肌膚白皙,以黛(青黑色顔料)畫眉增添眉色。其中“黛綠”并非指綠色,而是形容眉色青黑濃麗。
- 引申義:泛指女子精心打扮後的容貌,或代指妝容豔麗的女性群體。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源頭:戰國時期屈原《大招》中已有“粉白黛黑”的表述(“施芳澤隻”),描述女子妝容。
- 定型化使用:唐代韓愈在《送李願歸盤谷序》中首次使用“粉白黛綠”一詞,形容富貴人家女子的閑居狀态(“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
- 後世沿用: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曾樸《孽海花》等作品均引用此成語,延續其形容女子妝飾的用法。
3.用法與特點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通常作定語,修飾女性或妝容。
- 感情色彩:中性,無褒貶傾向,側重客觀描述。
- 近義詞:粉白黛黑。
4.文學例句
- 冰心《六一姊》:“牆邊闆凳上坐着粉白黛綠的婦女們,笑語盈盈不休。”
- 曾樸《孽海花》:“一時粉白黛綠,燕語莺啼,化做碧城錦谷。”
5.文化背景
- 古代以白為美,“粉白”體現對膚色的追求;“黛”為畫眉礦石,青黑色是傳統眉妝的主流色彩,“黛綠”可能受詩詞韻律影響調整用字,與“黛黑”同義。
總結來看,該成語通過妝容細節刻畫女性形象,兼具文學美感與曆史意蘊,常見于古典及近代文學作品中對女性群體的描繪。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粉白黛綠》這個詞是形容顔色的詞語,用來描述四種不同的顔色。拆分部首和筆畫的信息如下:
- 粉:部首米,筆畫十七;
- 白:部首白,筆畫五;
- 黛:部首黑,筆畫十一;
- 綠:部首艸,筆畫六。
《粉白黛綠》這個詞源于古代文人筆墨的描繪和顔色的組合,它代表了四種常見的顔色。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粉白黛綠》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略有差異,具體寫法如下:
- 粉:粉寫作「朌」;
- 白:白寫作「白」;
- 黛:黛寫作「帶」;
- 綠:綠寫作「綠」。
下面是一些使用《粉白黛綠》的例句:
1. 她的衣服上繡着粉白黛綠的花朵,非常漂亮。
2. 這幅畫使用了粉白黛綠四種顔色,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
與《粉白黛綠》相關的組詞有:粉紅、白皙、黛眉、綠意等。
《粉白黛綠》的近義詞可以包括其他描述顔色的詞語,如色彩斑斓、絢麗多彩等。
《粉白黛綠》的反義詞取決于上下文,可以是黑白灰等缺乏明亮色彩的詞語。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