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龍廐的意思、飛龍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龍廐的解釋

唐 代禦廄名。《舊唐書·越王係傳》:“﹝ 程元振 ﹞以兵護太子匿於飛龍廐。”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唐翰林學士最榮》:“ 唐 學士入直,許借飛龍廐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飛龍廐(現規範用字為“飛龍廄”)是中國唐代中央設置的皇家禦用馬匹管理機構,其名稱與職能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機構性質與職能

  1. 隸屬關系

    飛龍廄隸屬于唐代中央機構“殿中省”,是專為皇室飼養、訓練與管理禦馬的核心部門。其長官稱“飛龍使”,多由皇帝信任的宦官擔任,直接服務于宮廷需求 。

  2. 核心職責

    負責皇家儀仗、狩獵、軍事護衛所用馬匹的繁育、調教與供給。馬匹來源包括西域貢馬、官方采購及邊疆牧場選送,代表唐代馬政的最高水平 。

二、曆史沿革與地位

  1. 設立背景

    唐初為強化禁軍騎兵戰力而設,武則天時期(684–705年)進一步擴充規模,成為獨立于傳統“六廄”體系的特殊機構 。

  2. 軍事化演變

    安史之亂後,飛龍廄職能逐漸超越馬政管理。其所屬的“飛龍兵”發展為皇帝直屬的精銳武裝,參與宮廷政變與京城防衛,政治影響力顯著提升 。

三、名稱釋義與用字規範

  1. “飛龍”象征

    “飛龍”取自《易經》“飛龍在天”,喻指帝王威權。以“龍”命名禦廄,彰顯其服務于皇權的特殊屬性 。

  2. “廐”與“廄”辨析

    “廐”為“廄”的異體字(見《康熙字典》),現代漢語規範寫作“廄”,意為養馬場。故标準詞形應為“飛龍廄” 。


參考文獻來源:

  1. 《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第三章“馬政與宦官”(中華書局,2008)
  3. 《新唐書·百官志二》(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杜文玉《唐代宮廷史》第五章“禁軍體系”(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
  5. 《漢語大詞典》“廄”字條(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網絡擴展解釋

“飛龍廐”是一個具有曆史淵源和引申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飛龍廐”原指唐代的皇家馬廄名稱,主要用于飼養禦馬。據《舊唐書·越王係傳》記載,程元振曾“以兵護太子匿於飛龍廐”。唐代翰林學士入宮值班時,也被允許借用飛龍廐的馬匹(清代袁枚《隨園隨筆》提及)。

  2. 詞語結構

    • 拼音:fēi lóng jiù。
    • 字形結構:“飛”“龍”為獨體字,“廐”為左上包圍結構。
  3. 引申含義
    現代引申為“人才輩出、才華橫溢的場所”,例如形容優秀團隊或機構。這一比喻源于“飛龍”象征卓越能力,“廐”代指聚集地。

  4. 相關詞語
    包括“飛龍乘雲”“飛龍在天”“龍飛鳳舞”等,均與“龍”的祥瑞、非凡意象相關。

  5. 使用場景
    曆史文獻中多指唐代禦廄;現代語境下可用于贊譽教育、企業等領域的人才聚集地,但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若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舊唐書》及《隨園隨筆》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阿鵲百源學派幫箱悲絲染鼻甲播出餐餌僝功潮候棰策春旦出張大鳳倒三颠四地行仙獨斷獨行堆花貳適反脣相譏豐侈偾張戆讷梗頑不化官拘黑爪後式禍根鹘眼将軍佩澆頓扃锢集矢之的看香頭恪固孔懷口試狂狯蝲姑了眊涼炒麪利朗厲憐王渺不足道泥池物諐則棄短就長绮雲認範任實三相四線制升榮耍花壇太皇太後沓匮微力文的文無點易文軸無徒湘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