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蛾投火的意思、飛蛾投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蛾投火的解釋

[a moth darting into a flame; (fig) bringing destruction upon oneself] 飛蛾撲向燈火,比喻自取滅亡

我已曾着人拿住楊景、 焦贊兩個,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裡。——《元曲選·謝金吾》

詳細解釋

晉 支昙谛 《赴火蛾賦》:“ 悉達 有言曰:‘愚人貧身,如蛾投火。’誠哉斯言,信而有徵也……燭耀庭宇,燈朗幽房,紛紛羣飛,翩翩來翔,赴飛焰而體燋,投煎膏而身亡。”後多以“飛蛾投火”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裡。”《水浒傳》第五八回:“正是飛蛾投火身傾喪,怒鱉吞鈎命必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偏偏的又投了這兇僧的一座惡廟,正所謂‘飛蛾投火,自取焚身’。”亦作“ 飛蛾撲火 ”。 元 楊顯之 《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着,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讨死吃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飛蛾投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飛蛾撲向火焰,實際比喻自尋死路或不顧後果地冒險,最終導緻自我毀滅。含貶義,常用于警示盲目行動的風險。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古人觀察到飛蛾趨光撲火的現象,借此表達對無謂犧牲的批判。

三、語法與用法

四、近義詞與延伸

五、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梁書》《金瓶梅詞話》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蛾投火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不顧自身安危,為了追求某種目标或理想,不顧一切地去冒險,甚至不惜赴死。接下來給你詳細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飛:部首是飛字底部的非。筆畫數為4。 - 蛾:部首是蟲字旁的虍。筆畫數為11。 - 投:部首是手字旁的扌。筆畫數為7。 - 火:部首是火字最上面的灬。筆畫數為4。 來源: 《飛蛾投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楚辭·天問》中的《招魂》一篇中。它是借用了古代神話故事中蛾子撲火的形象,比喻人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或理想,不顧一切地去冒險。 繁體: 《飛蛾投火》的繁體字是「飛蛾投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飛蛾投火」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隻是字形稍有不同,具體差異因時代而異。 例句: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不顧一切地飛蛾投火,放棄了穩定的工作。 組詞: 飛沙走石、飛矢流星、投機取巧 近義詞: 铤而走險、舍生取義 反義詞: 安分守己、躲閃回避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幫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