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反隅的意思、反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反隅的解釋

比喻類推。能由此而知彼。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編·中庸論一》:“苟去聖日遠,又不得天下英才以教,而徒執反隅故法,則恐微言由己而絶,故寧極書所得,以待知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反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解釋

“反隅”指通過已知事物進行類推,從而理解未知事物的能力。其核心含義源自《論語·述而》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即通過一個角落(隅)的特征,推導出其他三個角落的情況,強調思維中的類比與遷移能力。

二、出處與演變

  1. 經典出處:
    源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孔子以此強調教學中學生應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
  2. 後世引用:
    宋代程大昌在《考古編·中庸論一》中進一步闡釋,認為若後人僅固守“反隅”的傳統方法而不創新,可能導緻經典思想的失傳。

三、用法與擴展

四、注意誤區

部分解釋(如)将“反”理解為“反對”,實為誤讀。結合《論語》原意及曆代注解,“反”在此處應為“類推、推及”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論語》原文或宋代程大昌的《考古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反隅(fǎn y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反隅是一個成語,意指反抗壓迫,擺脫束縛,掙脫困境。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甘屈服于困境,勇敢地為自己的權益而戰鬥。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反隅的拆分部首為“⺢”和“阝”,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反隅這個詞源于《莊子·人間世》一篇文章中的描述,其中寫道:“于是猛獸居讓聖人,蟄蟲閉戶讓賢人,風雷反隅,山川讓勝己。”這句話意味着自然界中所有的強者都會對更強大的力量讓步,而反隅則表達了強者反過來對抗更大的力量。 繁體 繁體字“反隅”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反隅的“步”字有時被寫作“ ⻍”。 例句 1. 他勇敢地反隅了對他的不公對待。 2. 面對困境,我們應該反隅而戰。 組詞 反抗、反折、反省、反擊、反叛 近義詞 抵抗、對抗、挑戰、拒絕 反義詞 屈服、順從、退縮、聽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