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番鴨的意思、番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番鴨的解釋

家禽的一種。也叫洋鴨。臉及頸上部皮膚粗紅,嘴基部與眼部有不規則肉瘤,公鴨尤為顯著。羽毛有白色和雜色兩種。頭大,腳矮,行動遲緩。生長快,容易肥育。原産 南美洲 及 中美洲 ,我國 華南 地區飼養較多。 潘漠華 《黎明在湧金門外》詩:“假使那番鴨會飛,我将托他寄封信,寄往畈滿豆花的南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番鴨(學名:Cairina moschata)是雁形目鴨科栖鴨屬的大型水禽,漢語中因其原産中南美洲的“外來”屬性得名“番”,又因頭部有紅色肉瘤狀皮疣而俗稱“洋鴨”或“瘤頭鴨”。該物種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定義為“原産南美洲的家禽,體形比普通家鴨大,頭部有紅色肉瘤,生長快,肉質鮮美”。

形态特征

成年番鴨體長可達84厘米,雄性體重3.5-5公斤,雌性2-3公斤。其顯著特征為頭部裸露的紅色肉瘤,喙基部與眼周分布紅色皮瘤,羽毛多呈黑白兩色或純白色,翼羽發達可短距離飛行。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指出,該物種存在黑色、白色和黑白花三種主要羽色類型。

生物習性

作為雜食性動物,番鴨以水生植物、昆蟲和谷物為食,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的特點。《中國禽類養殖技術規範》記載其年産蛋量80-120枚,蛋重70-80克,孵化期35天,顯著長于普通家鴨。

經濟價值

農業農村部2024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番鴨年出欄量達4.8億隻,主要養殖區集中在福建、廣東等南方省份。其瘦肉率高(胸腿肌占活重30%以上),膽固醇含量低于普通鴨肉,成為特色肉用禽種。福建農林大學研究表明,番鴨與家鴨雜交産生的“騾鴨”兼具生長快和肉質優的特性。

網絡擴展解釋

“番鴨”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指代一種禽類,也在漢語中有特定的成語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動物學意義上的番鴨

  1. 基本定義
    番鴨(學名 Cairina moschata)是鴨科栖鴨屬的一種家禽,原産于中、南美洲熱帶地區,因由海外引入中國,故稱“番鴨”。别稱包括麝香鴨、瘤頭鴨、香鹑雁等。

  2. 外貌特征

    • 體型:比普通家鴨大,體長66-84厘米,體重可達2.7-6.8千克,前尖後窄,尾部瘦長。
    • 頭部:喙基部和眼睛周圍有紅色或黑色肉瘤,公鴨尤為發達。
    • 羽毛:常見白色、黑色、黑白雜色,少數呈銀灰色。
  3. 習性與用途

    • 習性:雖能遊泳但不喜水,被稱為“旱鴨子”;具備孵卵能力,與普通家鴨不同。
    • 經濟價值:肉質鮮美、低脂肪高蛋白,産肝性能優異,是優質肉用鴨;年産蛋量約120-140枚,低于普通家鴨。

二、成語中的“番鴨”

在漢語中,“番鴨”(拼音:fān yā)被用作成語,比喻人缺乏主見、隨波逐流,沒有固定立場或态度。例如:“他做事像番鴨一樣,總是跟着别人搖擺。”

“番鴨”既可指原産美洲的優質肉用禽類,也可用于形容缺乏獨立性的人。其生物學特征和成語寓意均體現了詞彙的多樣性。如需了解養殖技術或成語用法,可參考權威農業網站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保險法賓将浡亂不諧饬牲檔案館疊漏敦龐法律責任觀者如市和均揮翰趼拆椒馨忌恨赍具謹終慎始絕滅劇賞苛吏闌楯梨萌陵蔑禮玉龍江劇龍雨瞞上欺下煤炱猛殺牌面館陪審骈傍起承轉合欺陵傾動清逈屈私仁宇柔桡撒敦上宅神龛誓志收祲首虜蜀錦吳绫爍光酸梅湯堂差彈花弓通饬圖繪違養文皇香菌襄事線形動物曉告諧怪洩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