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藩衛的意思、藩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藩衛的解釋

(1).屏障。《後漢書·傅燮傳》:“今 涼州 天下要衡,國家藩衛。” 明 李贽 《四勿說》:“無藩衛可守,無6*界量可限。”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 金柱關 者…… 蕪湖 之藩衛也。”

(2).捍衛。《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所以藩衛王室,左右厥世也。”《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二年》:“今方鎮強盛,宰相權輕,宜密樹腹心於外以自藩衛。”

(3).指諸侯。《後漢書·章帝紀》“東後蕃衛,伯父伯兄” 唐 李賢 注:“諸侯為天子藩屏,故曰藩衛。”《明史·肅王瑛傳》:“非所以崇本支,厚藩衛也。”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論》:“使三王者……終身為 西楚 藩衛,則朝貢徵發,何求而不可。”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藩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藩衛”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曆史文獻中的用法具體解釋如下:

  1. 屏障
    指地理或軍事上的防護屏障。例如:

    • 《後漢書·傅燮傳》提到“涼州天下要衡,國家藩衛”,強調涼州作為戰略要地的屏障作用。
    • 明代李贽在《四勿說》中用“無藩衛可守”比喻缺乏防禦依托。
  2. 捍衛
    作動詞時表示保護、守衛。如: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藩衛王室”,意為保衛皇室政權。
    • 《資治通鑒》中“密樹腹心于外以自藩衛”,指通過培植親信來鞏固防衛。
  3. 指代諸侯
    因古代諸侯承擔守衛王室的職責,故“藩衛”也代稱諸侯。例如:

    • 《後漢書·章帝紀》注疏提到“諸侯為天子藩屏”,直接關聯諸侯身份。
    • 《明史·肅王瑛傳》批評削弱諸侯力量會動搖“藩衛”體系。

補充說明:該詞多用于曆史、文學語境,現代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圍繞“保護”展開,既可指具體屏障,也可引申為抽象的政治防禦機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藩衛(fān wèi)這個詞在漢語中有着特定的意思。拆分部首是藩(fān)的部首是艹,衛(wèi)的部首是卩。藩衛是指曆史上的封建王朝為了鞏固地區的統治,設置的屬于封建地主階級,負責邊境地區安全防衛的武裝部隊。 藩衛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的封建社會。在古代,王朝為了防止邊疆地區的起義或外族入侵,設置了藩鎮和衛所,由地方軍隊掌握,進行邊境防衛和鎮壓。這些部隊通常由地方豪門或有實力的貴族掌控,以确保王朝的統治穩定。 在繁體字中,藩衛的寫法沒有明顯的差異。 古時候,藩衛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雖然部首和筆畫沒有改變,但在一些古文獻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寫法。 例句: - 國家設立了一支藩衛軍,保衛邊境的安全。 - 這個地方的藩衛軍實力強大,能夠有效抵禦外敵入侵。 藩衛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組詞:藩鎮、藩國、衛所 - 近義詞:鎮軍、邊防、哨衛 - 反義詞:叛軍、侵略者、敵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