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凡數的意思、凡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凡數的解釋

猶總數。《墨子·雜守》:“先舉縣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長短及凡數,即急先發。” 孫诒讓 間诂:“凡數,猶言大總計數也。” 清 方苞 《重修清涼寺記》:“其肇工落成之日月,用材之凡數,樂輸者之姓名,二僧自記之,以列碑陰可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凡數”是一個具有特定數學含義和一定古漢語用法的詞彙,其核心含義需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理解:

  1. 數學核心含義(現代常用義):

    • 指非質數(素數)的正整數。 在數論中,凡數是相對于質數(素數)而言的。質數是大于1的自然數,且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數的數。凡數則是指除了1和質數以外的所有正整數。
    • 更精确的定義: 凡數是指大于1且不是質數的正整數。這意味着凡數至少有三個正因數(1、它本身以及至少一個其他因數)。
    • 示例: 4(因數:1, 2, 4)、6(因數:1, 2, 3, 6)、8(因數:1, 2, 4, 8)、9(因數:1, 3, 9)、10(因數:1, 2, 5, 10)等都是凡數。最小的凡數是4。
    • 來源依據: 此定義是現代數學,特别是數論中的标準術語。權威數學辭典和數論教材均采用此定義。
  2. 古漢語用法(較少見):

    • 指常規的、普通的數目或方法。 “凡”有“平常”、“普通”、“總共”的意思,“數”指數目、方法。因此“凡數”在古代文獻中有時可理解為常規的計數方法或一般的數目。
    • 指概數、大緻的數目。 “凡”有時也表總括或大概,故“凡數”可指大緻的、不精确的總數。
    • 示例: 古籍中可能出現類似“此乃凡數,非精算也”的表述,意指這是大概的數目,不是精确計算。
    • 來源依據: 此用法散見于古代典籍或對古漢語詞彙的訓诂解釋中。 (這些辭書在解釋“凡”和“數”的相關義項時,可引申出此意,但“凡數”作為固定詞條單獨列出此古義的情況相對較少)。

在現代語境下,尤其是在數學領域,“凡數”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大于1的非質數正整數(即合數)。這是其最常用、最核心的含義。其古漢語用法指“常規數目”或“概數”,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理解時需結合具體古文語境。數學定義是其權威和主要的解釋方向。

網絡擴展解釋

“凡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總數”,多用于統計或記錄場景。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某一類事物的總量或總計,常用于古代文獻中統計材料、工程規模等。例如《墨子·雜守》提到需提前統計官府中“材之大小長短及凡數”,即要求彙總材料的總體數量。

  2. 用法與語境

    • 古代工程記錄:如清代方苞《重修清涼寺記》中記載“用材之凡數”,即重修寺廟所用材料的總量。
    • 軍事資源管理:《墨子》中的用法體現了對物資的統籌規劃,強調先統計總數再分配。
  3. 構詞解析

    • “凡”:此處取“總共”“所有”之意(如《說文解字》注“凡,最括也”),與“數”結合後強化總計概念。
    • 近義詞:總數、總計;反義詞:零數、單數(需結合具體語境)。
  4. 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曆史文獻時可能涉及,例如分析古代建築、軍事後勤等内容需注意此類術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凡”的其他含義(如平凡、凡例等),可參考漢字解析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靜安全電壓八部白色花必先缽略蠶叢路刹那長艾襯句吃死飯崇盛出詞吐氣春淺赕錢稻收搗虛抵鵲董率都荔鬥訟方虎封茅服賈崗哨給施攻鼓龁咋匠筆進越罽毯九陔聚光拘囿樂色镂骨妙語如珠銘镌鳴玉谿拟程捏陷甯順破句潑男女秦晉之緣攘羊燒煙煙受激輻射梳裹箱鎖鳳囚鸾素契躺卧梯飇屠肉惟利是營文簿崤谷小龍細高挑兒西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