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揚的意思、奉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揚的解釋

頌揚;宣揚。《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 宋 司馬光 《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除三司使制》:“豈朕所以嫗煦撫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揚宣佈之未稱與?何其設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 明 宋濂 《給事中安統除兵部尚書诰》:“非有奮厲之才,練達之知,不足以奉揚威武,毘贊機密者矣。”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十二章:“義軍龔行天讨,奉揚大漢威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奉揚”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頌揚;宣揚”,主要用于表達對他人或事物的推崇和贊美。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二、曆史與用法

  1. 古代典籍:
    • 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用于諸侯對周天子的尊崇。
    • 宋司馬光曾用“奉揚”強調官員需盡職宣揚政令。
  2. 語境特點:
    • 多用于正式或莊重場合,常見于古代公文、詩詞中(如宋陳著《西江月》的“願言長在奉揚時”)。
    • 隱含“自上而下”的尊崇意味,如晚輩對長輩、臣子對君主的贊揚。

三、現代應用

四、例句參考

  1. 古代:“非有奮厲之才,練達之知,不足以奉揚威武。”(明·宋濂)
  2. 現代:“他始終奉揚科學精神,緻力于學術推廣。”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左傳》或宋代司馬光相關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揚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可以指代多個概念。根據上下文和用法的不同,奉揚可以解釋為接受、推崇、歌頌、傳播等等。下面将分别介紹奉揚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源義、繁體字、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奉揚的拆分部首是奉和揚,共有9個筆畫。其中,“奉”是指奉獻、供養,是一個表示敬意和順從的動作;“揚”表示宣揚、贊揚,是表達贊美和傳播的動作。 這個詞的意義來源于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中的價值觀。奉揚代表着一種崇高的态度,即對人物、文章、事物的贊頌和推崇,表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傳播。 在繁體字中,奉揚的寫法保留了拆分部首的結構,隻是在形狀和線條上稍有變化。 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相較現代有所不同,但奉揚的基本含義沒有改變。在古代,奉揚主要是通過文人墨客的筆記、詩歌和文章表達。這些作品以儒家思想為基礎,通過宣揚儒家的價值觀,奉揚偉大人物和美好事物。 以下是一些關于奉揚的例句: 1. 他用一篇文章奉揚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2. 這首歌曲将奉揚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此外,奉揚還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詞,例如奉揚歌頌、奉揚傳統等。近義詞包括推崇、贊美、歌頌等,反義詞可能是批評、诋毀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