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奉扬的意思、奉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奉扬的解释

颂扬;宣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 宋 司马光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嫗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佈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 明 宋濂 《给事中安统除兵部尚书诰》:“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毘赞机密者矣。”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十二章:“义军龚行天讨,奉扬大汉威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奉扬”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颂扬;宣扬”,主要用于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推崇和赞美。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二、历史与用法

  1. 古代典籍:
    • 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用于诸侯对周天子的尊崇。
    • 宋司马光曾用“奉扬”强调官员需尽职宣扬政令。
  2. 语境特点:
    • 多用于正式或庄重场合,常见于古代公文、诗词中(如宋陈著《西江月》的“愿言长在奉扬时”)。
    • 隐含“自上而下”的尊崇意味,如晚辈对长辈、臣子对君主的赞扬。

三、现代应用

四、例句参考

  1. 古代:“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明·宋濂)
  2. 现代:“他始终奉扬科学精神,致力于学术推广。”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左传》或宋代司马光相关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奉扬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可以指代多个概念。根据上下文和用法的不同,奉扬可以解释为接受、推崇、歌颂、传播等等。下面将分别介绍奉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源义、繁体字、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奉扬的拆分部首是奉和扬,共有9个笔画。其中,“奉”是指奉献、供养,是一个表示敬意和顺从的动作;“扬”表示宣扬、赞扬,是表达赞美和传播的动作。 这个词的意义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奉扬代表着一种崇高的态度,即对人物、文章、事物的赞颂和推崇,表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传播。 在繁体字中,奉扬的写法保留了拆分部首的结构,只是在形状和线条上稍有变化。 古代汉字中的写法相较现代有所不同,但奉扬的基本含义没有改变。在古代,奉扬主要是通过文人墨客的笔记、诗歌和文章表达。这些作品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通过宣扬儒家的价值观,奉扬伟大人物和美好事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奉扬的例句: 1. 他用一篇文章奉扬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 这首歌曲将奉扬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此外,奉扬还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词,例如奉扬歌颂、奉扬传统等。近义词包括推崇、赞美、歌颂等,反义词可能是批评、诋毁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