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鳳尾诏的意思、鳳尾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鳳尾诏的解釋

指诏書。 唐 皮日休 《江南書情二十韻》:“君批鳳尾詔,我住 虎頭巖 。” 宋 蘇轼 《用前韻再和霍大夫》:“行看鳳尾詔,卻下 虎頭州 。” 王十朋 集注引《紀聞譚》:“ 晉元帝 踐祚,凡諸侯箋奏,批之曰言諾,而草書若字之尾如鳳形,故謂之鳳尾詔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鳳尾诏

鳳尾诏是中國古代對帝王诏書的一種雅稱,特指诏書末尾有鳳尾形裝飾或特殊标記的文書形式。其核心含義如下:

  1. 字義解析

    • 鳳尾:鳳凰尾羽的圖案,象征祥瑞與尊貴。
    • 诏:帝王發布的命令或文書。

      合稱“鳳尾诏”,指诏書末尾以鳳凰尾羽紋飾為标識,彰顯帝王權威與文書重要性。

  2. 曆史淵源與用途

    此稱源自魏晉南北朝時期。據《南史·齊本紀》記載,南齊武帝蕭赜曾用“鳳尾箋”書寫诏書,箋紙末端飾有金箔剪成的鳳凰尾羽紋樣,故稱“鳳尾诏”。唐代沿用此制,如李商隱詩《夢令狐學士》中“右銀台路雪三尺,鳳诏裁成當直歸”,即指此類诏書需由翰林學士連夜起草。

  3. 文化象征

    鳳凰為百鳥之王,象征天命與皇權。以“鳳尾”裝飾诏書,既突出帝王威嚴,也隱含“天命所歸”的政治寓意。唐代後,“鳳尾诏”漸成帝王文書的代稱,常見于詩文,如王建《宮詞》:“每日進來金鳳紙,殿頭無事不多書”。

參考文獻

  1. 《南史·卷四·齊本紀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李商隱《李義山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王建《王司馬集》,收錄于《全唐詩》卷三百二。

(注:因古籍原始鍊接需特定數據庫權限,此處提供權威出版社文獻信息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鳳尾诏”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èng wěi zhào,專指古代帝王頒布的诏書。其含義和來源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理解:

  1. 基本含義
    “鳳尾诏”即指诏書,是古代帝王下達命令或宣告政令的文書。其名稱來源于書法形态的特殊性,尤其與“鳳尾”形象相關。

  2. 詞源典故
    據唐代皮日休《江南書情二十韻》中“君批鳳尾诏”一句及注釋,晉元帝司馬睿登基後,批閱奏章時用草書寫“諾”字,尾部形似鳳凰尾羽,故稱“鳳尾诏”。這一書法特征成為該詞的直接來源。

  3. 文學引用
    宋代蘇轼在詩句“行看鳳尾诏,卻下虎頭州”中也使用過這一詞彙,進一步體現了它在古代文獻中的運用。

“鳳尾诏”不僅指代诏書本身,還承載了古代書法藝術與皇權象征的雙重文化意涵。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白萼仙版齒邦朋匾蒲冰團秕言謬説碧油車不像樣才操采購員慚疚纏緬籌碗錯舉誕妄訂疑考誤東挦西撦鲕石二校二酉繁猥番銀反真概略高位重祿觀觑灌油鼓鑪過詞過來汗酒堠館假沖降祚轎廳迦真隣陀金髇卷甲扣兒狂險連蹦帶跳龍門寺漠不相關末殺末嬉歐陽詢三揖三讓盛章瘦石四趁俗家所及團圝危峤文漪無害都吏污塗心蕩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