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豐岐的意思、豐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豐岐的解釋

《漢書·郊祀志下》:“ 大王 建國於 岐 梁 , 文武 興於 酆 鎬 ,由此言之,則 岐 、 梁 、 豐 、 鎬 之間, 周 舊居也。”後因以“豐岐”借指帝王的舊都。 清 陳夢雷 《送官子之蓋州序》:“聖天子崇儒重道,文教覃敷,從龍貴胄,人詩書而戶弦誦, 盛京 以 豐 岐 重地,文治煥然一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豐岐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地名,特指豐邑與岐邑(又稱岐山)兩地。該詞源于周朝發祥史,承載着深厚的政治與文化象征意義,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地理與曆史淵源

  1. 豐邑

    位于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西岸,是周文王伐崇侯虎後建立的都城。《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載:“既伐于崇,作邑于豐”, 标志着周人東進中原的戰略起點。其名“豐”取義土地肥沃、物産豐饒。

  2. 岐邑(岐山)

    地處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東北,為周先祖古公亶父遷居之地。《史記·周本紀》記:“古公亶父複修後稷、公劉之業,止于岐下”, 此處“岐下”即岐山南麓的周原。岐山被視為周王朝奠基之所,故又稱“岐周”。


二、文化象征與典故


三、現代釋義與用法

在當代漢語中,“豐岐”主要用于:

  1. 曆史地理專名:指代西周早期都城及周邊區域(今陝西關中西部)。
  2. 文化符號:象征王朝興替、德政傳承,常見于史學、文學論述。如錢穆《國史大綱》稱:“周人起于豐岐,以農業立國”。
  3. 地名遺存:今陝西省有“岐山縣”,而“豐”地演變為西安下轄“沣東/沣西新城”,延續古稱。

引用文獻來源

  1.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史記·周本紀》(中華書局1959年版)
  3. 《尚書·武成》(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4. 《孟子·梁惠王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5. 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2010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豐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義來源與基本解釋

“豐岐”出自《漢書·郊祀志下》,原文記載周朝先祖在豐京(今陝西西安)和岐山(今陝西寶雞)建立都城的曆史背景。後以“豐岐”借指帝王的舊都或王朝發源地。例如清代陳夢雷在文章中将盛京(沈陽)稱為“豐岐重地”,即強調其作為清朝興起之地的象征意義。

二、詞語構成與地理指向

三、文學與曆史應用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多用于借古喻今,例如: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語境中,“豐岐”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中,用于指代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古都或文化發祥地。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答兄平原詩》《燕歌行》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八陛白羊車班扇背陰佛龛避言闖闖創新黜幽錯絕登聞抵擊逗镘多田翁防護林風榭符師公賣貢酎灌口二郎鬼馬瑰質後骨槐省棘署貨值葭思今旦金婚枯菀亮德枥骥鸾鸖溟海劘切女須排子炮片善樸謹婆婆家祈農秦聖啟颡七元驅録覰覰然若是入蟄舍己救人聖洗申說瞤息損折宿衞填宮聽診望雲骓委笄衛星城鎮夏癸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