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緘的意思、封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緘的解釋

包封;封緘标記。 唐 李適之 《大唐故法現大禅師碑銘》:“ 永淳 歲,有三婆羅門寄金銀珠寳於師,復置牀簀而歸西域。其後有賊劫房,惟此諸寳獨在。出入三載,主乃東來,各以還之,封緘如故。”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丁 督索甚急, 郇 即出舊物以償之,而封緘如舊,塵已昏垢。”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廷寄》:“故一時機密事件,皆命軍機大臣封緘嚴密,由驛傳遞,名曰廷寄。” 清 劉大櫆 《許遊擊墓志銘》:“﹝君﹞因究詰來吏,見其語支梧,又文移封緘有謬字,乃轉帖縣令毋遽發,而屬其密以上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曆史與文學用例

  1. 唐代文獻:
    唐代《大唐故法現大禅師碑銘》記載,三婆羅門寄放金銀珠寶後,禅師保管至物主歸來時“封緘如故”,體現封存物品的完整性。
  2. 宋代記載:
    吳曾《能改齋漫錄》提到“封緘如舊,塵已昏垢”,強調封閉狀态的長久保持。

三、法律領域應用

在刑法中,“封緘”特指密封包裝物的法律屬性。例如:


四、現代與文學擴展

  1. 比喻用法:
    如“以吻封緘”形容用吻封閉信件,表達深情或承諾(常見于詩歌、歌詞)。
  2. 成語關聯:
    “書緘”指珍貴或重要的書信,需密封保存,體現“封緘”的文化延伸意義。

五、總結

“封緘”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既用于描述物理封閉行為,也在法律和文學中衍生出特定語境。其曆史用例和法律解釋均強調對“封閉狀态”的重視,而現代用法則偏向情感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緘》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封緘(fēng jiàn),又稱封閉封存。在古代,它通常用于表示封閉文書或文件,以确保其内容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現代社會,封緘也可以指封閉郵件、包裹或其他物品,以防止洩露或損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封緘》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封”和“缶”。其中,“封”的拆分部首為“寸”,它表示容器;“缶”的拆分部首為“缶”,表示容器蓋子。這兩個字都屬于漢字常用字,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4畫和6畫。 來源和繁體: 《封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最早出現在《論語·公冶長》一篇中,用來形容封閉寶物。在繁體中,封緘的字形與簡體相似,沒有明顯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封緘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隻是字體和排列順序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封字在古代的寫法是“”,而緘字的寫法是“”。 例句: 1. 請将這份文件封緘好,以确保機密信息不被洩露。 2. 我們需要一個封緘的盒子,把這些重要文件保存起來。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封存、封閉、緘默、密封等。 近義詞:封閉、封存。 反義詞:開啟、解封。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