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率的意思、分率的詳細解釋
分率的解釋
圖紙上的長度跟它所表示的實際長度之比。即比例尺。《晉書·裴秀傳》:“制圖之體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也。”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雜志》:“予嘗為《守令圖》,雖以二寸折百裡為分率,又立準望牙融,傍驗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鳥飛之數。”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六章第三節:“地理學中有 晉 裴秀 的地圖繪制法--‘制圖六體’。六體中的分率(比例縮尺)、準望(定方位)、道裡、高下、方斜、迂直,無不與當時數學的發展有關。”
詞語分解
- 分的解釋 分 ē 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範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 由整體中取出或産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 由機構内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俷 )。 散,離:分裂。分離。分别。
- 率的解釋 率 à 帶領:率領。統率。率隊。率先(帶頭)。率獸食人(喻暴君殘害人民)。 輕易地,不細想,不慎重:輕率。草率。率爾。率爾操觚(“觚”,供寫書用的木簡;意思是輕易地下筆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網絡擴展解釋
“分率”是一個數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分數中部分與整體的比例關系,或兩個量之間的比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分率指用分數形式表示的比例,不帶具體單位。例如:
- 若男生人數是女生的$frac{2}{3}$,這裡的$frac{2}{3}$即為分率,表示男生與女生的數量關系。
- 一桶油的$frac{1}{5}$被使用,$frac{1}{5}$是分率,表示用去的量與總量的比例。
2. 分率與具體量的區别
- 分率:僅表示比例關系(如$frac{3}{4}$、$frac{5}{6}$),無單位。
- 具體量:帶單位的實際數值(如3千克、5米)。
示例:
若一袋米有20千克,吃掉$frac{1}{4}$,則:
- $frac{1}{4}$是分率(比例);
- 吃掉的具體量是$20 times frac{1}{4} = 5$千克。
3. 分率的應用場景
- 分數應用題:用于計算部分量或總量(如已知分率和部分量求總量)。
- 比率分析:如人口增長率、溶液濃度等場景中表示比例關系。
4. 分率與百分數、小數的關系
分率可轉換為其他形式:
- 分數→百分數:$frac{1}{4} = 25%$
- 分數→小數:$frac{3}{5} = 0.6$
分率的核心是表達比例關系,強調抽象的比較而非具體數值,是解決分數問題和比率計算的基礎工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分率是一個數學術語,用于表示兩個數之間的比例關系。它是由“分”和“率”兩個字組成的,分指的是将一個整體分成若幹個部分,而率表示的是每個部分的比例或比率。
分率的部首可以拆分為“分”和“十”。其中,“分”是指劃分、分開的意思,“十”則是起到輔助的作用。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字的演變。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分率可以用類似于「數」的繁體字來表示。繁體字中的「數」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分”、“止”和“攴”。其中,“分”和“止”與簡體字的部首拆分相同,而“攴”表示的是動作,代表着數數的行為。
古時候的例句中,分率常出現在商業和金融方面。例如,“該投資産品的分率為1:2,即投資者需要投入1元,最終能獲得2元的回報”。
組詞方面,與分率相關的術語包括:分子、分母、比例、百分比等。分子表示比例關系中的被分成的部分,分母表示整體或總數。比例是指兩個數之間的關系,而百分比則是将比例關系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出來。
在近義詞方面,分數和分率有着相似的含義,但在使用上略有不同。分數更常用于表示數的大小或比例的一種形式,而分率則更強調數的比較關系。
反義詞方面,與分率相對的詞彙是整數或整率。整數表示整體或沒有分割的數,而整率則表示比例為1:1,沒有進一步的劃分。
總結一下,分率是用于表示兩個數之間比例關系的數學術語。它的部首可以拆分為“分”和“十”,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繁體字為「數」。在古代的例句中常與商業和金融相關。與分率相關的詞彙包括分子、分母、比例和百分比等。它與分數的含義相似,但強調數的比較關系。反義詞為整數或整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