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嵎的意思、封嵎的詳細解釋
封嵎的解釋
亦作“ 封隅 ”。 封山 和 嵎山 的并稱。在 浙江 德清縣 莫幹山 附近,兩山相去僅二裡,相傳古 汪芒氏 之君 防風 守此。《國語·魯語下》:“客曰:‘ 防風氏 何守也?’ 仲尼 曰:‘ 汪芒氏 之君也,守 封 嵎 之山者也。’” 韋昭 注:“ 封 , 封山 ; 嵎 , 嵎山 。今在 吳郡 永安縣 也。” 唐 柳宗元 《天對》:“ 封 嵎 守之,其橫九裡。” 前蜀 杜光庭 《鄭顼别駕本命醮詞》:“玉闕瓊都,咫尺 封 隅 之内;凝嵐積翠,高低城邑之旁。”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嵎的解釋 嵎 ú 山彎曲的地方。 同“隅”。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封嵎”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本義與構成
- 該詞源自“封嵎之山”,其中“嵎”指山勢彎曲險阻的地形。根據《說文解字》,“嵎”從山、禺聲,本義即特指這類特殊山體形态。
-
文獻出處
- 最經典用例見于《孟子·盡心下》的“虎負嵎”,描述猛虎憑借險要山勢守衛領地,後衍生出“負嵎頑抗”的成語,比喻依仗險阻頑固抵抗。
-
地理關聯
- 古代文獻中“嵎夷”指山東東部濱海地區,而“封嵎”可能與此地域的山脈特征相關,特指某處險要山脈。
-
引申含義
- 因“嵎”通“隅”(角落),該詞亦可引申指偏遠險阻之地,如支遁《述懷》中“栖南嵎”即表達隱居于偏遠山角之意。
需注意,“封嵎”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多出現于古籍或成語典故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嵎》這個詞是指封閉、封鎖住腰部的意思。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封和嵎。封的部首是寸,嵎的部首是山。封的筆畫數為9畫,嵎的筆畫數為13畫。
《封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的使用。在古代戰争中,戰士們往往要用帶有封嵎裝置的腰帶或腰牌來保護自己。這種裝置可以封鎖腰部,提高戰士的防禦能力。
在繁體字中,《封嵎》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我無法提供準确的古代寫法信息,抱歉。
以下是《封嵎》的例句:
1. 他用皮帶封嵎了自己的腰部。
2. 為了增加安全性,這把刀有一個封嵎的設計。
與《封嵎》相關的組詞可能包括:封印、封閉、嵎合等。
近義詞可以是:封鎖、封閉。
目前我無法為您提供反義詞信息,抱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