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粉墨的意思、粉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粉墨的解釋

[make-up] 修飾

今乃衣绮缟,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後漢書·梁鴻傳》

詳細解釋

(1).婦女化妝用的白6*粉與黛墨。《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 鴻 所願哉?”

(2).繪畫用的白6*粉與黑墨。泛指繪畫顔料。 唐 杜甫 《通泉縣署薛少保畫鶴》詩:“佳此志氣遠,豈惟粉墨新。” 明 于謙 《小像自贊》:“噫!若斯人者所謂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又何必假粉墨以寫其神耶?”

(3).借指圖畫。 宋 王安石 《題燕侍郎山水圖》詩:“仁人義士歸黃土,隻有粉墨歸囊褚。” 清 陳維崧 《小桃紅·題<春郊禊飲圖>》詞:“粉墨真瀟灑,緑楊天樓臺金碧。”

(4).引申為作畫。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蓋所謂百年智巧,消磨欲盡,而後意動天機,神合自然,難為粉墨者道也。”

(5).演員化妝用的白6*粉與黑墨。《資治通鑒·後唐莊宗同光元年》:“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寵,常侍左右;帝或時自傅粉墨,與優人共戯於庭,以悅 劉夫人 ,優名謂之 李天下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恨不能腮描粉墨,也情願懷抱琵琶。”

(6).借指戲劇。 清 曹寅 《諸敏庵彈平調琵琶感賦長句》詩:“ 葉 兒觕惡笑 揚州 ,官筵粉墨雜啁啾。”

(7).白和黑。 漢 黃瓊 《移疾疏》:“陛下不加清澂,審别真僞,復與忠臣并時顯封,使朱紫共色,粉墨雜蹂。”

(8).指區分黑白;分辨清楚。 南朝 陳 徐陵 《在吏部尚書答諸求官人書》:“但既忝衡流,應須粉墨,庶其允當,無負朝寄耳。”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凡親屬名稱,皆須粉墨,不可濫也。”

(9).猶粉飾,掩蓋真相。《魏書·刑罰志》:“皆奸吏無端橫生粉墨,所謂為之者巧,殺之者能。”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粉墨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粉墨”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指化妝用的白粉與黑墨,最初用于形容女性妝飾或戲曲演員的舞台妝容。如《後漢書·梁鴻傳》中“傅粉墨”即指化妝修飾。
  2. 戲曲引申:後特指戲劇演員的化妝及登台表演,如成語“粉墨登場”即源于此,形容演員通過妝容塑造角色形象。

二、擴展含義

  1. 藝術領域
    • 繪畫:指繪畫顔料(白粉與墨),如杜甫詩句“豈惟粉墨新”。
    • 文學創作:引申為文字修飾或藝術表現,如王安石“粉墨歸囊褚”借指畫作。
  2. 抽象比喻
    • 黑白分明:象征對事物的清晰分辨,如“指區分黑白”。
    • 掩蓋真相:含貶義時指粉飾事實,如“猶粉飾,掩蓋真相”。

三、現代應用
濟南市雜技團劇目《粉墨》以京劇意象融合現代藝術,通過“粉墨”概念展現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注:該信息源自低權威性網頁,需謹慎參考)。

該詞從具體化妝行為發展為涵蓋藝術創作、社會隱喻的多層概念,既體現傳統文化特色,又具動态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粉墨這個詞,意思是指用粉末和墨汁來做顔料,用于繪畫或寫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粉:部首米,總筆畫4; - 墨:部首土,總筆畫5。 來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用這個詞形容繪畫技藝和文人雅士的才華。 繁體: 粉墨的繁體字為「粉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粉墨」這個詞的寫法和現在相似,但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變化。 例句: 1. 他用粉墨描繪出了美麗的山水畫。 2. 這幅字畫的粉墨運用得非常精妙。 組詞: 粉筆、顔料、墨汁、墨水 近義詞: 顔料、染料、彩色、繪畫材料 反義詞: 橡皮擦、洗筆水、抹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