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人所居之處。亦指隱土居住之室。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吐吸煙霞,變煉丹液……下栖洞室,上賓羣帝。”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至深潭之澳溟,有洞室之穹崇。”
“洞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古代文學中的含義
指仙人所居之處或隱士居住的場所,常見于古代詩文。例如南朝梁沈約在《桐柏山金庭館碑》中描述“下栖洞室,上賓群帝”,何遜的《七召》也提到“至深潭之澳溟,有洞室之穹崇”。
構詞解析
在當代語境中,“洞室”偶爾用于描述人工開鑿的地下空間,如水電站、隧道工程中的地下洞室群。例如提到“溪洛渡水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即指此類工程結構。
“洞室”一詞既有古典文學中的詩意意象,也延伸至現代工程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南朝文獻;若關注工程應用,可查看的實例分析。
洞室是指地下或山洞中的房間或空間。
洞室的部首是月,共有9個筆畫。
洞室一詞來自于漢語詞彙。
洞室的繁體寫法為「洞室」。
洞室在古代的漢字寫法應為「洞室」。
1. 小明在山上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洞室。
2. 昨晚我們在洞室中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洞穴、室内、空間、地下室
山洞、地窖、穴居
露天、戶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