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人的意思、東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人的解釋

(1).《詩·小雅·大東》:“東人之子,職勞不來。” 朱熹 集傳:“東人,諸侯之人也。”本指 西周 統治下的東方諸侯國之人,後泛指 陝 以東之人。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見寄》詩:“相公罷論道,聿至活東人。” 唐 李商隱 《舊頓》詩:“東人望幸久咨嗟,四海於今是一家。”

(2).東家,主人。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一折:“[家童雲]我家東人好儍也,安知他不是箇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水浒傳》第四八回:“ 杜興 再渡過來見 宋江 ,禀道:‘俺東人再三拜上頭領,本欲親身迎迓,奈緣中傷,患軀在床,不能相見,容日專當拜會。’”《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 安學海 問:﹞‘這裡可是 鄧九公 府上?’那人答道:‘在下姓 李 。 鄧九太爺 便是敝東人,不在家裡。’” 魯迅 《準風月談·歸厚》:“先前演的是《殺子報》罷,這回就須是《三娘教子》,‘老東人呀,唉,唉,唉!’”

(3).指 日本 人。 郭沫若 《西湖紀遊》詩:“那幾個驕慢的東人,在一旁嗤笑你們喲!”參見“ 東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人"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西周東方諸侯國之人 原指西周時期周王畿以東的諸侯國子民,後泛指陝西以東地區的人。該詞源自《詩經·小雅·大東》中"東人之子,職勞不來",朱熹在《詩集傳》中注解為"東人,諸侯之人也"()。唐代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見寄》有"相公罷論道,聿至活東人",體現了此義的文學應用()。

  2. 主人或東家 元代起成為對雇主的稱謂,如元雜劇《張生煮海》中家童稱"我家東人好儍也",通過仆從視角體現主仆關系()。這種用法在明清話本小說中常見,反映古代社會階層結構。

  3. 對日本人的舊稱 近代文獻中特指日本人,如1937年"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的命名背景即包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曆史語境()。該用法多見于民國時期反日文獻,帶有特定時代色彩。

需注意:前兩種釋義主要見于古籍文獻,第三種屬于近現代特定曆史階段的稱謂。建議查詢《漢語大詞典》或《辭海》獲取更權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人》是一個有着豐富含義的詞彙。它指的是來自東方的人,也可以指東亞人。下面是對《東人》的詳細解釋。 - 拆分部首和筆畫:《東人》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東”,它的部首是“一”,寫法比較簡單,有一畫。第二個字是“人”,它的部首是“亻”,寫法稍微複雜,有兩畫。 - 來源:《東人》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古時候人們就開始用它來指稱來自東方的人。它形象地描述了地理位置在東方的人。 - 繁體:簡體漢字《東人》的繁體字為《東人》。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些許不同。《東人》可以用古代漢字寫成《東人》。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有所見。 - 例句:他是個東人,來自中國。 - 組詞:與《東人》有關的常用詞彙有東亞、東方、東方人、東方文化等。 - 近義詞:《華人》是與《東人》意思相似的詞彙,指的是來自華夏文化圈的人。 - 反義詞:《西方人》與《東人》形成鮮明對比,指的是來自西方的人。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