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扭西捏的意思、東扭西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扭西捏的解釋

謂做事不爽快。《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那敗子借債,有幾般不便宜處……及至準算與他,又要減你價錢;準算過,便有幾兩赢餘,要他找絶,他又東扭西捏,朝三暮四,沒有得爽利與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扭西捏”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人說話或做事時扭捏作态、不直爽,常帶有迂回曲折或刻意掩飾的态度。

二、出處與用法

  1. 來源: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原文提到“他又東扭西捏,朝三暮四,沒有得爽利與你”,生動刻畫了人物猶豫不決的性格。
  2.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定語或狀語,用于描述人的言行不夠坦率。

三、使用場景與例子

四、近義詞與對比

補充說明:該成語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描述,帶有輕微貶義色彩,強調因猶豫或刻意掩飾而顯得不夠利落。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扭西捏》的意思

《東扭西捏》是一個成語,形容人的動作或行為矯揉造作,不自然、不自在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東扭西捏》的構成是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其中,"東扭"由部首"⺌"(又稱丨彡)和筆畫"2"(丨和乃的結合)組成,"西捏"由部首"⺧"(也稱為⺖)和筆畫"4"(亻、人和捏的結合)組成。

來源和繁體

《東扭西捏》原本是指人行走時左右搖擺,用來形容人走路姿态不自然,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人的動作、表情、姿态虛僞、做作。

繁體字為"東扭西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東扭西捏"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他說話的時候動作太過于東扭西捏,顯得很不自然。

組詞

東倒西歪、東張西望、拗口又拗舌

近義詞

矯揉造作、做作、不自然

反義詞

自然、得體、大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