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率的意思、董率的详细解释
董率的解释
亦作“ 董帅 ”。统率;领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鲁肃 不过。”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严教,董率诸军,惟力是视。”《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四也。”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办之后,其能有成效与否,则全视乎董率之人何如。”
词语分解
- 董的解释 董 ǒ 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董其成。 正:“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姓。
- 率的解释 率 à 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网络扩展解释
“董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
读音与基本含义
拼音为dǒng lǜ(),意为“统率、领导”。部分资料提到“董帅”是其异体写法,但读音和核心含义一致。
-
词源与出处
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原文为:“禕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鲁肃不过。”。晋代陆机、宋代《资治通鉴》等文献中也有使用,如“董率诸军,惟力是视”。
-
用法与扩展
多用于描述对军队或团体的领导职责,如梁启超在讨论财政改革时提到“成效与否,全视乎董率之人”。现代语境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属书面语。
-
常见混淆点
需注意“率”在此处读lǜ(非“shuài”),部分资料误注为“dǒng shuài”,实为多音字导致的错误。
-
近义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统率”“督率”,均强调领导职能。字形上,“董”含监督意,“率”表带领,组合后强化管理属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董率(拼音:dǒng shuài)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首领、领导者的人。
董率的拆分部首是⺖和田,共有13个笔画。这个词源自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它的繁体字形为「董率」。
在古时候,董率的汉字写法可能和今天有所不同,因为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但无论怎样,董率一直被用来指代那些拥有领导能力和权威的人。
以下是一个关于董率的例句:
他是我们研究团队的董率,总能带领我们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董率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许多相关的词汇。例如,董率团队、董率企业等等。这些组合词强调了董率在组织和团队中的重要性。
董率的近义词可能包括领导、首脑、掌门人等,这些词语也指代了同样的概念,即在某个组织或团队中担任首领的人。
董率的反义词可能包括属下、下属、部下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在组织和团队中被领导或从属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