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君的意思、東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君的解釋

[the Chinese Apollo] 傳說中的太陽神

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司命之屬。——《史記·封禅書》

詳細解釋

(1).太陽神名。亦指太陽。《史記·封禅書》:“ 晉 巫,祠 五帝 、 東君 …… 先炊 之屬。” 司馬貞 索隱引《廣雅》:“ 東君 ,日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七人為 東君 ,太陽神,男像,面色赤,手執弓矢,青衣白裳。”

(2).指仙人 東王公 。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詩:“濟天漢,至 崑崙 ,見 西王母 謁 東君 。” 唐 白居易 《和<送劉道士遊天台>》:“齋心謁 西母 ,瞑拜朝 東君 。”參見“ 東王公 ”。

(3).司春之神。 唐 王初 《立春後作》詩:“ 東君 珂佩響珊珊,青馭多時下九關。方信玉霄千萬裡,春風猶未到人間。” 宋 辛棄疾 《滿江紅·暮春》詞:“可恨 東君 ,把春去,春來無迹。”

(4).猶東家。對主人的尊稱。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題箇話頭,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機彀,倒不如隻做朦朧,為着東君奉勸金甌。” 明 屠隆 《綵毫記·展叟單騎》:“東君運蹇遭颠沛,願捐軀虎穴探來,英雄抖搜平生概,定要救主回。” 清 袁枚 《新齊諧·梁朝古冢》:“ 朱生 匆匆出署,将覓船赴 浙 ,忽差役寄東君劄來,止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君”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其解釋和來源如下:


一、太陽神(核心含義)

來源:

  1. 古代祭祀與文獻
    《史記·封禅書》記載“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司命之屬”,明确将東君列為祭祀對象,指代太陽神。
    屈原《九歌·東君》更是以太陽神為主角,描繪其駕馭太陽、驅散黑暗的形象,如“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2. 文化象征
    古人認為東君掌管光明,是自然崇拜的體現,如《九歌·東君》中“駕龍辀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展現了對太陽的敬畏與贊美。


二、司春之神(文學引申)

來源:

  1. 詩詞中的意象
    唐宋詩詞常以“東君”代指春天,如辛棄疾《滿江紅·暮春》中“可恨東君,把春去,春來無迹”,王初《立春後作》中“東君珂佩響珊珊”,均将東君拟人化為掌管春季的神靈。

  2. 自然象征
    此用法強調東君帶來萬物複蘇、草木萌發的力量,與太陽神的“光明”屬性一脈相承。


三、其他引申含義(次要用法)

  1. 對主人的尊稱
    元代關漢卿《謝天香》中“為着東君奉勸金瓯”,此處“東君”指代主人或尊者。
  2. 東方之神或君主
    部分民間傳說或低權威性資料提及“東君”象征東方權力(如東海龍王),但缺乏經典文獻支持。

“東君”的核心含義為太陽神(源于祭祀與楚辭),文學中引申為司春之神,少數語境下可代指主人或東方神祇。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君

東君是指東方的君主,是古代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稱謂。下面将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東君的拆分部首為“口”和“又”,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東君一詞最初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君主制度。東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着生命的起源和希望,因此将君主稱為東君,表示其具有重要而崇高的地位。

繁體

東君的繁體字為「東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東君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持着「東君」的音義。

例句

1. 傳說中的東君統治着東方的土地。

2. 他被尊稱為東君。

組詞

東方、君主、東極

近義詞

東皇、東王

反義詞

西王、南君、北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