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第四紀的意思、第四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第四紀的解釋

[the Quaternary Period] 地質年代,約從250萬年前至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第四紀是地球地質年代中新生代最新的一個紀,也是當前所處的紀,其核心定義和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時間範圍

第四紀始于約258萬年前(國際地層委員會推薦的下限),并延續至今。中國學者多采用260萬年前 作為起始時間,因該時期對應中國黃土開始沉積的地質标志。它包含更新世 和全新世 兩個世,其中更新世(約260萬年前至1萬年前)以冰川活動為主,全新世(1萬年前至今)為冰後期的溫暖期。

二、主要特點

  1. 冰川活動頻繁
    第四紀以多次冰期與間冰期交替為标志,高緯度地區冰川廣泛發育,導緻全球海平面波動和地形重塑。
  2. 人類出現與演化
    靈長類動物完成從猿到人的進化,直立人(如北京猿人)和智人在此時期出現并發展,因此第四紀也被稱為“靈生紀”。
  3. 生物與環境變化
    現代動植物群基本形成,氣候波動劇烈,對生态系統和地貌演變影響深遠。

三、地層與符號

第四紀形成的地層稱第四系,符號為Q,對應的地質研究涵蓋沉積物、古氣候、構造運動等内容。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年表或冰期劃分,可參考國際地層委員會或中國第四紀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第四紀 (dì sì jì) 這個詞是描述地球曆史上近200萬年至今的一個時期,也被稱為更新世。下面我會為您解釋該詞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和筆畫: - 部首:田 (tián) - 筆畫:四劃 (sìhuà) 來源: 《第四紀》一詞源自于西方學術用語,最早由德國地質學家Sir Roderick Impey Murchison在1839年提出,并在1867年由他的學生Sir Charles Lyell正式使用。該名詞的中文翻譯在20世紀初開始廣泛使用。 繁體字形: 第四紀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代并沒有字形完全相同的寫法,但大緻上可以使用古漢字來表示,如:第口冖刀。 例句: 一、"根據化石發現,第四紀是人類源起和進化的重要時期之一。" 二、"許多地質過程在第四紀時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組詞: - 第四紀地質學 (dì sì jì dì zhì xué):研究第四紀地質事件和現象的學科。 - 第四紀生物 (dì sì jì shēng wù):生存于第四紀時期的生物。 - 第四紀氣候 (dì sì jì qì hù):描述第四紀時期氣候變化的一系列因素。 近義詞: - 更新世 (gēng xuī́ shì):與第四紀同義,用于形容地質曆史上的這個時期。 反義詞: - 第三紀 (dì sān jì):地球曆史上第四紀之前的一個時期。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今,第四紀這個詞彙在地質學和相關領域中廣泛使用。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