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嫡室的意思、嫡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嫡室的解釋

(1).正寝之室。《後漢書·魯丕傳》:“臣聞《禮》,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 李賢 注:“路寝、嫡室皆正寝。”

(2).正妻。《三國志·蜀志·先主甘後傳》:“ 先主 數喪嫡室,常攝内事。隨 先主 於 荊州 ,産 後主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玉磬山房文誤》:“ 恭城 嫡室卒已三年,求所撫女為簉室,許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嫡室(dí shì)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禮法内涵的曆史稱謂,專指古代宗法制度下男子明媒正娶的正妻。其核心含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宗法地位的核心

    嫡室在家庭中擁有最高法定地位,是家族祭祀、承嗣的核心人物。根據《儀禮·喪服》記載,嫡妻承擔主持宗廟祭祀的職責,其子為嫡長子,擁有優先繼承權。這種地位由禮法嚴格規定,區别于其他配偶。

  2. 與“庶室”的禮法區分

    “嫡室”與“庶室”(妾室)構成嚴格的等級劃分。《白虎通義·嫁娶》明确指出:“妻者,齊也,與夫齊體”,強調嫡妻與丈夫地位平等;而妾則“接也,以時接見也”,地位遠低于嫡妻。嫡室所生子女為嫡出,庶室所生子女為庶出,在繼承、社會待遇上差異顯著。

  3. 婚姻的合法性與社會認可

    嫡室的婚姻需符合“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的程式,得到家族和社會的正式承認。《禮記·昏義》詳述了婚姻禮儀的莊重性,旨在“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嫡室正是這一合法婚姻關系的象征。

  4. 權利與義務的集中體現

    嫡室不僅享有主持中饋(家務)、教育子女的權利,也承擔着輔佐丈夫、和睦家族的責任。在法律層面,如《唐律疏議·戶婚律》規定,妻妾地位懸殊,禁止“以妾為妻”,保障了嫡室的專屬權利。其去世後,通常與丈夫合葬于家族墓地。

  5. 現代語境中的使用

    隨着一夫一妻制的确立,“嫡室”一詞已不再用于指稱現代婚姻關系,主要存在于曆史文獻、古典文學研究及對傳統禮制的讨論中。《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正寝之室”,引申為“正妻”,準确反映了其曆史含義。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嫡室”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代“正寝之室”

即古代貴族或官員的正房,通常為家族中舉行重要禮儀的場所。例如《後漢書·魯丕傳》記載:“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李賢注中提到“路寝、嫡室皆正寝”()。此用法強調建築等級制度中的核心空間。

二、指代“正妻”

即符合宗法制度明媒正娶的配偶,與“庶室”相對。如《三國志》記載劉備“數喪嫡室”,清代平步青《霞外攟屑》中也有相關用例()。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婚姻等級制度。

字義溯源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屬于古代特定制度下的稱謂,現代漢語已不常用。若需具體文獻用例,可查閱《後漢書》《三國志》等典籍(綜合參考-4)。

别人正在浏覽...

哀哀父母逼遣不該不絕如線不露形色不然不識面才剛叉車闡導嘗受重山峻嶺春棹待都來登東鬥魚短蕃匠遁身遠迹蛾鬭肥張風雨無阻福履芙奴傳鈎盤瓜分鼎峙過家家豪橫餬口渾帳胡孫劫數難逃雞夷掘起钜藩苦熱爛逸列藩理節玈矢旅進旅退酩酊貊弓磨砻磨旗剖愛欽奉窮漠勸善規過三嘏司董談禅吐絮晚蠶望養亡猿災木诿屬無愧衾影五剽相媳婦仙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