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室的意思、嫡室的詳細解釋
嫡室的解釋
(1).正寝之室。《後漢書·魯丕傳》:“臣聞《禮》,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 李賢 注:“路寝、嫡室皆正寝。”
(2).正妻。《三國志·蜀志·先主甘後傳》:“ 先主 數喪嫡室,常攝内事。隨 先主 於 荊州 ,産 後主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玉磬山房文誤》:“ 恭城 嫡室卒已三年,求所撫女為簉室,許焉。”
詞語分解
- 嫡的解釋 嫡 í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嫡庶。 正妻所生的:嫡子。嫡出(正妻所生,區别于“庶出”)。 親的,血統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嫡親。嫡嗣。 系統最近的,正統的:嫡系。嫡派。嫡傳。 庶 筆畫
- 室的解釋 室 ì 屋子,房間,亦指家:居室。教室。會客室。溫室。引狼入室。 家,家族:皇室。女有家,男有室。 機關團體内部的工作單位:檔案室。 古指妻子(亦指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室。繼室。 刀劍的鞘。 墓穴
網絡擴展解釋
“嫡室”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代“正寝之室”
即古代貴族或官員的正房,通常為家族中舉行重要禮儀的場所。例如《後漢書·魯丕傳》記載:“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李賢注中提到“路寝、嫡室皆正寝”()。此用法強調建築等級制度中的核心空間。
二、指代“正妻”
即符合宗法制度明媒正娶的配偶,與“庶室”相對。如《三國志》記載劉備“數喪嫡室”,清代平步青《霞外攟屑》中也有相關用例()。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婚姻等級制度。
字義溯源
- 嫡:本義為宗法制度下的正支,與“庶”相對,如“嫡長子”指正妻所生長子。
- 室:原指房屋中的主要居室,引申為配偶代稱,如“妻室”“繼室”。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屬于古代特定制度下的稱謂,現代漢語已不常用。若需具體文獻用例,可查閱《後漢書》《三國志》等典籍(綜合參考-4)。
網絡擴展解釋二
《嫡室》一詞指的是皇帝的正妻子,也可用于指泛指官員的妻子。下面給出《嫡室》一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其來源、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嫡:女 + 要 + 入,共12畫
- 室:宀 + 又,共5畫
來源:《嫡室》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宮廷文獻中,用來特指皇帝的合法妻子,或者用來指稱高級官員的妻子。它的意思隨着曆史的發展而演變。
繁體:嫡室(繁體寫法與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對《嫡室》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在現代漢字字形中,它的寫法與現代一緻。
例句:
1. 皇上的嫡室常常會參與國家政務。
2. 他是一位高級官員,他的嫡室是一位美麗聰慧的女子。
組詞:嫡親、室家、室内
近義詞:正室、貴人
反義詞:嫔妃、側室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