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室的意思、嫡室的详细解释
嫡室的解释
(1).正寝之室。《后汉书·鲁丕传》:“臣闻《礼》,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 李贤 注:“路寝、嫡室皆正寝。”
(2).正妻。《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 先主 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 先主 於 荆州 ,产 后主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玉磬山房文误》:“ 恭城 嫡室卒已三年,求所抚女为簉室,许焉。”
词语分解
- 嫡的解释 嫡 í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嫡庶。 正妻所生的:嫡子。嫡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嫡亲。嫡嗣。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嫡系。嫡派。嫡传。 庶 笔画
- 室的解释 室 ì 屋子,房间,亦指家:居室。教室。会客室。温室。引狼入室。 家,家族:皇室。女有家,男有室。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室。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室。继室。 刀剑的鞘。 墓穴
网络扩展解释
“嫡室”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代“正寝之室”
即古代贵族或官员的正房,通常为家族中举行重要礼仪的场所。例如《后汉书·鲁丕传》记载:“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李贤注中提到“路寝、嫡室皆正寝”()。此用法强调建筑等级制度中的核心空间。
二、指代“正妻”
即符合宗法制度明媒正娶的配偶,与“庶室”相对。如《三国志》记载刘备“数丧嫡室”,清代平步青《霞外攟屑》中也有相关用例()。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婚姻等级制度。
字义溯源
- 嫡:本义为宗法制度下的正支,与“庶”相对,如“嫡长子”指正妻所生长子。
- 室:原指房屋中的主要居室,引申为配偶代称,如“妻室”“继室”。
需要说明的是,该词属于古代特定制度下的称谓,现代汉语已不常用。若需具体文献用例,可查阅《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综合参考-4)。
网络扩展解释二
《嫡室》一词指的是皇帝的正妻子,也可用于指泛指官员的妻子。下面给出《嫡室》一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其来源、繁体和古时候汉字写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嫡:女 + 要 + 入,共12画
- 室:宀 + 又,共5画
来源:《嫡室》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宫廷文献中,用来特指皇帝的合法妻子,或者用来指称高级官员的妻子。它的意思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繁体:嫡室(繁体写法与简体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对《嫡室》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在现代汉字字形中,它的写法与现代一致。
例句:
1. 皇上的嫡室常常会参与国家政务。
2. 他是一位高级官员,他的嫡室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
组词:嫡亲、室家、室内
近义词:正室、贵人
反义词:嫔妃、侧室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