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嫡室的意思、嫡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嫡室的解释

(1).正寝之室。《后汉书·鲁丕传》:“臣闻《礼》,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 李贤 注:“路寝、嫡室皆正寝。”

(2).正妻。《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 先主 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 先主 於 荆州 ,产 后主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玉磬山房文误》:“ 恭城 嫡室卒已三年,求所抚女为簉室,许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嫡室(dí sh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礼法内涵的历史称谓,专指古代宗法制度下男子明媒正娶的正妻。其核心含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宗法地位的核心

    嫡室在家庭中拥有最高法定地位,是家族祭祀、承嗣的核心人物。根据《仪礼·丧服》记载,嫡妻承担主持宗庙祭祀的职责,其子为嫡长子,拥有优先继承权。这种地位由礼法严格规定,区别于其他配偶。

  2. 与“庶室”的礼法区分

    “嫡室”与“庶室”(妾室)构成严格的等级划分。《白虎通义·嫁娶》明确指出:“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强调嫡妻与丈夫地位平等;而妾则“接也,以时接见也”,地位远低于嫡妻。嫡室所生子女为嫡出,庶室所生子女为庶出,在继承、社会待遇上差异显著。

  3. 婚姻的合法性与社会认可

    嫡室的婚姻需符合“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程序,得到家族和社会的正式承认。《礼记·昏义》详述了婚姻礼仪的庄重性,旨在“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嫡室正是这一合法婚姻关系的象征。

  4. 权利与义务的集中体现

    嫡室不仅享有主持中馈(家务)、教育子女的权利,也承担着辅佐丈夫、和睦家族的责任。在法律层面,如《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妻妾地位悬殊,禁止“以妾为妻”,保障了嫡室的专属权利。其去世后,通常与丈夫合葬于家族墓地。

  5.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随着一夫一妻制的确立,“嫡室”一词已不再用于指称现代婚姻关系,主要存在于历史文献、古典文学研究及对传统礼制的讨论中。《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正寝之室”,引申为“正妻”,准确反映了其历史含义。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嫡室”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代“正寝之室”

即古代贵族或官员的正房,通常为家族中举行重要礼仪的场所。例如《后汉书·鲁丕传》记载:“诸侯薨於路寝,大夫卒於嫡室”,李贤注中提到“路寝、嫡室皆正寝”()。此用法强调建筑等级制度中的核心空间。

二、指代“正妻”

即符合宗法制度明媒正娶的配偶,与“庶室”相对。如《三国志》记载刘备“数丧嫡室”,清代平步青《霞外攟屑》中也有相关用例()。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婚姻等级制度。

字义溯源

需要说明的是,该词属于古代特定制度下的称谓,现代汉语已不常用。若需具体文献用例,可查阅《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综合参考-4)。

别人正在浏览...

阿傉达山梎柌百虑一致邦组抱风背货本趣抃牛壁钟长髯主簿成文法怆恍春关悴颜搭帮大妇大摹奠飨彫蓬对外开放反本風示富国强民浮云朝露改过作新桂粉核计红头巡捕黄蜡蜡花筒讲颂佳壻晋晋然继轸枯脑焦心髡树乐饵孟韩门庭若市摩顶至足纳锡疲殚浅俗求知伤触受禅碑舜华死愤悌睦铜字文庙窝心酒汙点武夷君鹜置相序狎雉驯童谐戏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