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底慎的意思、底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底慎的解釋

對……保持謹慎。《書·禹貢》:“庶土交正,底慎財賦。” 孔 傳:“緻所慎者財貨貢賦,言取之有節不過度。” 晉 左思 《魏都賦》:“關石之所和鈞,財賦之所底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底慎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底"和"慎"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第2版)釋義,"底"在此處取《尚書》"底行厥德"中"緻"的引申義,表示徹底、完全;"慎"即謹慎、慎重之意。二者組合指行事時貫徹始終的謹慎态度,語出《尚書·周書》"克慎厥始,惟其底慎"的典故。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補充解釋,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強調從始至終保持審慎的處事原則,常見于公文寫作和曆史文獻中。其近義詞包括"謹終慎始""慎始敬終"等成語,反義詞則為"輕率""魯莽"等。

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底慎"在《漢書·谷永傳》"底慎財賦"的用例中,已延伸出對財政事務嚴謹管理的政務術語用法。這種用法在唐宋時期的官方文書中得到繼承發展,成為古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準則。

網絡擴展解釋

“底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一、基本詞義

“底慎”由“底”和“慎”二字組成:

二、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禹貢》:“庶土交正,底慎財賦。” 孔傳注解為“緻所慎者財貨貢賦,言取之有節不過度”。晉代左思《魏都賦》中亦有“關石之所和鈞,財賦之所底慎”的用例,均指向對財政賦稅的審慎管理。

三、應用場景

  1. 引申用法:可用于形容對基礎性、根本性事物的審慎态度,例如工程建設中地基處理、管理中基礎制度設計等場景。
  2. 古漢語特點:作為文言詞彙,現代口語中較少直接使用,但可作為書面語強調基礎環節的重要性。

四、字詞解析

單字 含義分解 關聯詞性
根基、基礎(名詞)
達到(動詞,古義)
多作名詞
小心、慎重(形容詞)
姓(名詞)
主要作形容詞

建議需要深入理解該詞時,可參考《尚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遨遊蔽膝不糂殘民害理殘剩策動讒擠黨正道德關系頂冒訛阙舫舟販商臯契狗幦國無甯日好耍子橫單花街滉蕩荒淫無道混踐渾漫戶衛驕貴接論誡律鲫瓜子駿命寇敵狂蠱潰然兩面二舌烈野利州帖毛道靦顔人世蜜草彌靡明察秋毫尼厖古千金一擲佥議耆英會生吞活奪失陷司花隨順損神娑娑塌坊探火體骨捅樓子望雲亭武舉人五儀五種銜窭數消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