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俎的意思、鼎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俎的解釋

(1).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時陳置牲體或其他食物的禮器。《周禮·天官·内饔》:“王舉,則陳其鼎俎,以牲體實之。” 鄭玄 注:“取於鑊以實鼎,取於鼎以實俎。實鼎曰脀,實俎曰載。”《禮記·曾子問》:“ 曾子 問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陳,籩豆既設,不得成禮,廢者幾?’”

(2).泛稱割烹的用具。《韓非子·難言》:“上古有 湯 至聖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聖,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執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 湯 乃僅知其賢而用之。” 唐 杜甫 《冬狩行》:“有鳥名鸜鵒,力不能高飛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下:“必探求珍異,羅於鼎俎之前,競新其味。”

(3).割烹。《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将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周書·晉蕩公護傳》:“有 李安 者,本以鼎俎得寵於 護 ,稍被升擢,位至膳部下大夫。” 宋 葉適 《治勢上》:“雖然,鳥高飛於重雲之上,魚深遊於潛淵之下,而皆不免有鼎俎之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鼎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具體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禮器功能
    指古代祭祀、宴飨時陳置牲體或其他食物的禮器組合,包含鼎(三足兩耳的烹煮容器)和俎(放置祭品的案闆或石台)。例如《周禮》記載“王舉,則陳其鼎俎”,說明其禮儀用途。

  2. 烹饪用具
    泛指切割、烹煮食物的工具,如《韓非子》提到伊尹“身執鼎俎為庖宰”,即通過廚具代指烹饪職責。

  3. 割烹行為
    引申為宰殺、烹饪的過程,如《淮南子》中“雞知将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暗喻動物難逃被烹食的命運。


二、延伸含義


三、文獻例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不同語境用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鼎俎(dǐng z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盛放食物或烹饪的鼎以及供奉祭祀神靈的砧闆。現在讓我來為你拆分它的部首和筆畫。 《鼎》這個字的部首是金,具體含義是金屬,它有四個筆畫。《俎》這個字的部首是人,具體含義是人,它有七個筆畫。 鼎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中的《周書·洪範》。根據曆史記載,鼎俎是用來供奉神靈的砧闆和鼎。在古代的祭祀儀式中,将食物放在鼎裡烹煮,然後切割在砧闆上,供奉給神靈。因此,鼎俎也成為了用來象征祭祀和美食的崇高儀式的代名詞。 在繁體字中,你可以看到《鼎》的形狀保持了一緻,而《俎》的寫法則稍微有所不同。它的繁體字形式為「信」。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就《鼎》這個字來說,它在古代的寫法大緻保持了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舉個例子: - 隋代詩人楊炯的《鼎魚詞》中有一句詩:“别據寶鼎遺忘味,時煮金魚恣愛窳。”這裡的鼎代表烹饪的容器,而金魚則代表美食。 關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鼎俎這個詞比較特殊,沒有明顯的組詞形式。但是在意義上,可以用砧闆、祭祀等相關詞來表示。在近義詞方面,可能會有一些相似的詞彙,例如餐具、炊具等。而鼎俎作為一個整體指代的獨特儀式,暫時沒有反義詞可以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