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鐘的意思、鼎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鐘的解釋

見“ 鼎鐘 ”。


亦作“ 鼎鐘 ”。鼎與鐘。古代鐘鼎上刻銘文,以旌有功者。有時即借指功業。《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銘著於鼎鐘,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歎息也。” 宋 葉適 《祭韓子師尚書文》:“所可寃者,天與魁傑;既堕鼎鐘,人共埋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唐求》:“值三靈改蔔,絶念鼎鐘,放曠疎逸,出處悠然,人多不識。” 明 汪廷讷 《種玉記·乘訪》:“兒今别去遠從戎,指日勳庸建鼎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鼎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鼎與鐘兩種古代器物。鼎是祭祀或烹煮用的三足青銅器,鐘為禮樂重器,二者常刻有功勳銘文,因此被賦予特殊文化意義(、、)。

二、詳細解釋

  1. 器物象征
    古代在鼎、鐘上鑄造銘文,用于記錄功績或表彰功臣。如《三國志》提到“功銘著於鼎鐘”,即以器物銘刻象征功業傳承(、)。

  2. 引申意義

    • 代指功業:如宋代葉適《祭韓子師尚書文》中“既堕鼎鐘”暗喻功業未成(、)。
    • 形容聲音莊重:部分現代詞典引申為“聲音洪亮威嚴”,可能與鐘鼎作為禮器的莊重屬性相關(、)。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描述功績記載(“銘功鼎鐘”)、表達對功業的感慨(“拊心歎息”)等(、)。

四、出處示例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載:“功銘著於鼎鐘,名稱垂於竹帛”,直接體現其記錄功勳的核心含義(、)。


注:關于“形容聲音”的釋義,主要見于現代詞典的引申解讀,古典文獻中更側重功業象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鼎鐘”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莊嚴肅穆的銅制器物,通常用于宴會、祭祀和重要典禮上。他象征着權力、權威和尊嚴。 拆分部首和筆畫:鼎鐘的部首分别是金和日,它的總筆畫數為18。 來源:鼎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裡。在《周頌·鼎之銘》中,就有“鼎之孚矣,笾豆有斁矣”這樣的句子,表達了對鼎的贊美和尊重。 繁體:鼎鐘的繁體字為「鼎鐘」。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鼎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如今所見的「鼎鐘」,還可能有其他變體。 例句:1. 他以大鼎鐘的聲音宣布了重要的決定。 2. 這座城市的文化和曆史就像一座古老的鼎鐘,沉澱着豐厚的智慧和價值觀。 組詞:鼎盛、鐘聲、鼎力、鼎新、鼎立等。 近義詞:大而正式的用具、儀器、法庭、審判、法庭決定、下載、景緻、山水畫、項目等。 反義詞:平凡、普通、無足輕重、輕微、小型、無聲。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隨時與我交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