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頂踵的意思、頂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頂踵的解釋

(1) [crown and heel]∶頭頂和腳踵

(2) [from crown to heel]∶頭頂至足踵,比喻全身

詳細解釋

(1).頭頂與足踵。借指全軀。 唐 黃滔 《楊狀頭》:“将克周於頂踵,俾無失於毫釐。” 傅尃 《感懷》詩之一:“從知頂踵能人利,安用形骸與世違?”

(2).《孟子·盡心上》:“ 墨子 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後因以“頂踵”謂不顧身體,不畏勞苦,盡力報效。 宋 範成大 《初赴明州》詩:“頂踵國恩元未報,驅馳何敢歎勞生。”《封神演義》第二二回:“ 昌 ( 姬昌 )有罪 商 都,蒙聖恩覊而不殺。雖七載之囚,正天子浩蕩洪恩;雖頂踵亦不能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 九郎 驚曰:‘兩世之交,但可自效,頂踵所不敢惜,何忽作此态向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頂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及比喻義

  1. 本義:指“頭頂和腳後跟”,即人體最頂端與最低處的部位。例如,“摩頂放踵”這一成語(出自《孟子·盡心上》)中的“頂”與“踵”即為此意。
  2. 比喻義:引申為“全身”或“整個身體”。例如唐代黃滔在《楊狀頭》中寫道:“将克周於頂踵,俾無失於毫釐”,此處“頂踵”代指全身。

二、引申義與文化背景

  1. 典故來源:該詞的文化内涵源自《孟子·盡心上》對墨子思想的評價:“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意指墨子為踐行“兼愛”主張,即使勞累到磨秃頭頂、走破腳跟也甘願為天下人付出。
  2. 引申含義:後以“頂踵”形容不顧身體勞苦,竭力報效的精神。如宋代範成大《初赴明州》中“頂踵國恩元未報,驅馳何敢歎勞生”,即表達為國盡忠不辭辛勞的态度。

“頂踵”既指具體的身體部位,又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奉獻精神的象征意義,常被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強調全身心投入的奉獻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二

嘿!《頂踵》是個有趣的詞彙,它的意思是“最高點”或“巅峰”。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頁”和“足”。它的筆畫數為18畫。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頂踵」。在古代漢字中,「頂踵」的寫法可能存在差異。 以下是一個例句來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該詞:他在考試中取得了巅峰的成績,真是令人佩服。 一些相關的詞彙有:山巅、最高點、巔峰等。它的反義詞可能是“谷底”或“低谷”。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