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司的意思、鼎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司的解釋

指重臣之職位。《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父 嵩 ,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劉良 注:“鼎司,謂司空非才而居此位,故雲竊也。”《晉書·卞壸傳》:“今之追贈,實未副衆望,謂宜加鼎司之號,以旌忠烈之勛。” 宋 梅堯臣 《李少傅鄭圃佚老亭》詩:“我公謝鼎司,嗣子都華秩,代言輟帝右,作藩輔王位。” 朱東潤 校注:“﹝ 李若谷 ﹞以太子少傅緻仕,卒年八十,贈太子太傅,謚 康靖 。嗣子 李淑 ,翰林學士,改給事中,知 鄭州 。詩言‘代言輟帝右,作藩輔王室’指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鼎司”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指重臣的職位,尤其與三公(如司空、司徒等)等高級官職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鼎司”由“鼎”與“司”組合而成:


二、文獻例證

  1. 《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
    文中批判曹操之父曹嵩“竊盜鼎司”,指其通過賄賂等手段占據司空高位,暗含德不配位的貶義(劉良注:“鼎司,謂司空非才而居此位,故雲竊也。”)。

  2. 《晉書·卞壸傳》
    提議追贈“鼎司之號”以表彰忠烈,說明該詞亦用于褒揚功勳卓著的重臣。


三、使用語境


四、相關延伸

“鼎司”多出現在史書、檄文等正式文體中,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情感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體系,可參考《晉書》《文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鼎司》這個詞的意思是“掌管者”或“主宰者”。根據部首和筆畫來拆分,可以分解為“鼎”和“司”兩個部分。 “鼎”是一個包含“鼎鼎大名”等詞語中常見的漢字,它代表着古代的一種用來烹饪和祭祀的三足大鍋,在象形上是由三條腿和一個圓形的鍋身組成的。作為一個部首,它通常表示和烹饪、炊事等相關的意思。 “司”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是由“口”和“司”兩個部分構成的。在字義上,它表達了執掌、管理和負責的含義。作為一個獨立的字,它也有司官、司法等意思。 《鼎司》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創造出來的,帶有一定的文學和修辭的含義。而在繁體中,“鼎司”這個詞通常以“鼎司”這樣的形式書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鼎司”這個詞沒有固定的規定寫法,可能會根據個人的喜好和習慣進行一些變化和修飾。但總體上來說,它的構造和現代漢字相差不大。 以下是一個使用“鼎司”這個詞的例句: 1. 他是公司的鼎司,負責決策和管理。 2. 這部作品是文學界的鼎司,備受贊譽。 與“鼎司”相關的詞語還有: 組詞:鼎力相助、鼎足而立、司令、司法、司空見慣 近義詞:領袖、掌控者、主宰者 反義詞:隨從、被掌控者、從屬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