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訂立的意思、訂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訂立的解釋

[conclude;contract;complete;clinch] 用書面形式肯定條約、合同等

訂立條約

訂立合同

詳細解釋

謂條約、契約或合同等經有關方面協商後用書面形式肯定下來。 清 曾紀澤 《倫敦再緻李傅相書》:“而議定各遣使臣赴 藏 視察彼處情形,訂立通商章程,仍由中朝批準。”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另外一個問題也打算說,可又根據和 張山陽 共同訂立的協定而忍住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訂立”是一個動詞,指雙方或多方通過協商、約定,正式确定某種協議、契約、條款等,并形成書面或口頭的正式文件。其核心含義在于“共同确立具有約束力的約定”,常用于法律、商業、社會關系等正式場景。

具體解析:

  1. 字義分解

    • “訂”:指商讨、拟定,強調協商過程(如“訂計劃”)。
    • “立”:指确立、建立,強調結果的有效性(如“立法”)。
      合起來即“通過協商形成并确立約定”。
  2. 典型使用場景

    • 法律協議:如“訂立合同”“訂立遺囑”,需符合法律規範,明确權利義務。
    • 商業合作:如“訂立合作協議”“訂立保密條款”,規範雙方商業行為。
    • 國際關系:如“訂立條約”“訂立同盟”,國家間達成正式約定。
  3. 與相近詞的區别

    • “籤訂”:僅指籤署動作(如籤字蓋章),而“訂立”包含協商、拟定、籤署全過程。
    • “制定”:側重單方拟定規則(如“制定政策”),而“訂立”需多方共同參與。
  4. 法律效力
    訂立的協議若符合法律規定(如當事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内容合法),即産生法律約束力,違約方需承擔相應責任。例如《民法典》規定,依法訂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示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訂立的意思

訂立(dìng lì)是一個中文動詞,指的是達成協議或合同,确立某種規定或條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訂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言(yán)和士(shì),其中言部意味着與言語或語言有關,而士部則表示與人有關。這個詞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訂立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訂諾(dìng nuò),含有立約、約定之意。到了現代漢語中,這個詞的意義逐漸演變為達成協議或合同的意思。繁體字中的訂立則是「訂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訂立的形狀略有不同。這個詞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團也,象兩個團結在一起的人」,意味着訂立的人們團結一緻。

例句

1. 雙方訂立了一份合同,确保雙方的權益得到保護。

2.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政府訂立了一項新的稅收政策。

3. 我們需要在明天之前訂立一個詳細的行動計劃。

組詞

1. 訂約(dìng yuē):達成約定或協議。

2. 訂購(dìng gòu):下訂單購買商品或服務。

3. 訂閱(dìng yuè):預定購買刊物或付費獲取内容。

近義詞

達成、确立、制定、籤署。

反義詞

取消、廢止、放棄、撤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