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訂輯的意思、訂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訂輯的解釋

修訂編輯。 清 趙翼 《瓯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凡數次訂輯,其《長慶集》經 元微之 編次者,分諷諭、閒適、感傷三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訂輯”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對文字材料進行校訂、整理并彙編成冊的過程或成果。它強調在收集、整理的基礎上進行考訂、修正,最終形成系統性的文本。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訂”的含義:

    • 指校訂、考訂、修訂。即對已有文字材料進行核對、考證、修正錯誤或補充缺漏,使其内容準确可靠。這體現了對文本真實性和規範性的追求。
    • 來源依據:《說文解字》釋“訂”為“平議也”,本義為評議,引申為校訂、核定。在文獻學中,“訂”是确保文本質量的關鍵步驟。
  2. “輯”的含義:

    • 指收集、編輯、彙編。即把分散的、相關的材料彙聚起來,按照一定的體例或邏輯進行編排整理。
    • 來源依據:《說文解字》釋“輯”為“車和輯也”,本義指車輿,引申為聚集、和睦,再引申為編輯、纂集。如“編輯”、“輯錄”等詞均含此義。
  3. “訂輯”的合成義:

    • 将“訂”的校訂考辨與“輯”的收集彙編相結合,表示一個既包含嚴謹考據,又包含系統整理的完整編纂過程。其成果通常是經過精心校勘、編排有序的書籍或文獻集。
    • 常用于描述古籍整理、史料彙編、文集編纂等工作。例如:“訂輯古籍”、“訂輯方志”、“訂輯文集”。
    • 來源依據:該詞在傳統文獻學和出版領域有明确應用,強調編纂工作的學術性和系統性。如清代學者常言“訂輯群書”,即指對衆多書籍進行校勘整理。

“訂輯”一詞,凝練地表達了文獻編纂工作中兩個核心環節:嚴謹的校訂考辨(訂) 與系統的收集編排(輯)。它指向的是一種追求内容準确、體例完備的文本整理與出版活動,是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中的重要工作。

網絡擴展解釋

“訂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ìng jí,其核心含義是修訂編輯,指對資料、文稿等進行系統性整理和編輯,使其更加有序和完善。

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

    • 訂:表示“整齊、有序”,強調調整和規範的過程。
    • 輯:指“編輯、整理”,側重于彙總和編排的動作。
      兩字結合後,體現對内容進行修訂和整合的雙重意義。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需要系統性整理的場景,例如:

    • 古籍、文獻的校勘與彙編(如清代趙翼在《瓯北詩話》中提及白居易詩集的多次訂輯);
    • 出版社、圖書館的文稿編目;
    • 學術研究中的資料歸檔。
  3. 曆史背景
    該詞的起源與古代印刷術和文獻保存需求相關,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文字嚴謹性的重視。

“訂輯”強調通過修訂使内容規範化,屬于專業術語,常見于文獻整理或學術領域。若需具體案例,可參考《長慶集》等古籍的編撰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擦擦半截漢子悲路岐泵房炳煥碧雲霞踩人騁才弛慢熾張創興笛膜動蕩恩豢防避服辭該密甘淵瓜步昏騰騰堅密焦枯家童擊動解喻僦直镌诘慨慕康衢歌刊刻遼患流庽龍麟淪亡虜庭緑蔭齧齒撲掩青箓起生悛慎塞上江南生黴水火不相容順筆說語贖愆思眷四神紋肅隊縮成一團天青替補退讓賢路駝背違滅武經七書相司卸壓心潮澎湃